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汪静
5年前站在上交所的台上,陈天石是否曾想到,寒武纪(688256.SH)会成为如此受瞩目的存在?
8月14日,寒武纪股价冲击千元大关,一度达到985元/股,创下历史新高,市值更是一度突破4000亿元。8月15日收盘,股价虽然回落至923.7元/股,但仍处于高位,总市值达3864亿元。
寒武纪由陈天石创立,他年少成名,如果说惊人的科研天赋是他创办寒武纪的基石,那么在面对华为合作终止、被列入“实体清单”等困境时,他的坚定信念和卓越领导力素养展露无遗。
如今的寒武纪,已经在AI芯片领域站稳了脚跟,成为了行业内的领军企业之一。巨额亏损也成为过去——从2024年四季度起,寒武纪开始持续盈利,在近六年累计超60亿元的研发投入下,寒武纪终于迎来了收获期。
在陈天石的带领下,寒武纪将走向何方?
少年成才深研AI芯片
陈天石被称为“天才少年”。
1985年,陈天石出生于江西南昌的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教师。或许是家庭氛围的熏陶,陈天石自幼便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学习天赋。5岁时,他便踏入了校园,开启了求学之旅。16岁那年,陈天石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成为了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在中科大,他选择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他日后在计算机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陈天石继续在计算机学院深造,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期间,他深入钻研,在AI芯片的基础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还主持或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
2010年,陈天石与同样在计算机领域颇有建树的哥哥陈云霁,在中科院计算所的一次内部汇报中,大胆地提出了研发AI芯片的构想——开展人工智能和芯片设计的交叉研究。在当时,全球范围内尚无成熟的案例,英伟达也还只是一家以游戏显卡闻名的公司。这对年轻的兄弟凭借着对技术趋势的敏锐洞察和对创新的执着追求,毅然地踏上了这条充满未知的道路。
2015年,经过多年努力,他们带领的仅20人的团队成功研发出了世界首款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原型芯片。这一突破性的成果,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业内激起了千层浪。
次年,寒武纪正式创立,陈天石出任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陈天石成功吸引了包括科大讯飞创始人刘庆峰在内的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真正让寒武纪火爆的,则是他们第一次站上巨人的肩膀。
2017年,寒武纪1A处理器搭载华为麒麟970芯片面世,成为全球首款手机端独立AI模块。华为订单贡献了寒武纪当年98%的营收,助其估值突破百亿元。自此,寒武纪成功搭上华为概念,名号响彻市场。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2019年华为启动自研达芬奇架构后,寒武纪营收断崖式下跌。
不过,对于市场来说,寒武纪仍极具投资价值。2020年7月,寒武纪成功登陆科创板,首日市值便突破1000亿元,成为国内AI芯片第一股。
迈出低谷业绩持续修复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陈天石始终坚守初心,带领寒武纪积极应对。
上市后,陈天石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智算中心。然而,2022年,美国将寒武纪列入出口管制名单,台积电代工渠道中断。
自主研发才是唯一的解药。陈天石一方面加速7nm芯片设计迭代,另一方面推动中芯国际工艺适配。至2024年,寒武纪云端芯片制程已实现国产化替代,性能达到国际主流水平。
多年来,寒武纪持续高额投入研发。2020年至2024年,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7.68亿元、11.36亿元、15.23亿元、11.18亿元、12.16亿元,2025年一季度投入2.73亿元。6年不到的时间里,陈天石主导下的寒武纪,在研发方面的费用合计为60.34亿元。
据悉,2024年,寒武纪以提升人工智能领域核心处理器芯片的核心竞争力,筑牢芯片技术根基。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1.30%。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申请的专利为2743项。
高企的研发投入让寒武纪长期在亏损中度过。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59亿元、7.21亿元、7.29亿元、7.09亿元;净利润分别亏损4.35亿元、8.25亿元、12.57亿元、8.48亿元。
不过,多年的战略布局终于迎来收获。2024年,寒武纪实现营业收入11.7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09亿元增长了65.56%。其中,云端产品线成为了核心收入来源,收入达11.66亿元。虽然净利润方面,2024全年净亏损4.52亿元,但第四季度首次实现了盈利,净利润为2.72亿元。
延续该趋势,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更是达到了11.11亿元,同比增长 4230.22%,实现净利3.55亿元。至此,寒武纪已经连续两个季度盈利。这一优异的成绩,在AI芯片行业中可谓是一枝独秀。
机构纷纷看好寒武纪。东吴证券在4月底已将寒武纪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上调至13.1亿元。随后,东海证券在6月预测其2025年营收可达84.43亿元,归母净利润15.95亿元。进入8月,浙商证券预测其2025年营收为75.3亿元,净利润为18.3亿元。
二级市场上,寒武纪更是当之无愧的“AI芯片第一股”。
8月14日,寒武纪股价冲击千元大关,一度达到985元/股,创下历史新高,市值更是一度突破4000亿元。截至8月15日收盘,其股价虽然回落至923.7元/股,但仍处于高位。而在2022年,寒武纪股价最低还仅为46.59元/股,三年的时间里,寒武纪股价最高涨幅达到了惊人的20倍,被投资者亲切称作“寒王”。
寒武纪在近来也是“喜事连连”。其于8月15日晚间公告披露,其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申请获得上交所批准。根据流程,该申请将提交至中国证监会进行注册。
据悉,此次定增计划募资不超过39.85亿元,较最初方案有所调减。根据方案,资金将主要投向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面向大模型的软件平台项目,并补充部分流动资金,战略意图清晰地指向了当前AI技术发展的核心赛道。
回顾陈天石的创业历程,从最初的科研探索到商业领域的开疆拓土,他始终保持着对技术的热爱和对创新的追求。在他以技术力为第一标准的指引下,寒武纪还能创造怎样的奇迹?值得期待。
视觉中国图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