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每逢大雨就积水,车辆行人寸步难行,这是河西区乐园道周边居民汛期的心病。然而今年入汛以来经历了多场大雨,该区域面貌焕然一新。这一变化引发市民关注,“天津日报微信公众号”后台收到留言,对治理成效表示肯定。困扰居民多年的积水难题如何得以缓解?记者进行了调查。
调查发现,乐园道地区积水问题成因复杂且由来已久。该区域地处西园道雨水系统末端,先天收水能力不足,加之乐园道与白云路交口地势低洼,较两侧的广东路、越秀路低了约半米,形成天然洼地。更关键的是,过去因津沽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长期超负荷运行,导致该区域污水管道常年处于高水位状态。一旦遭遇降雨,雨水难以顺畅排出,极易与污水混合发生冒溢,致使乐园道地区几乎每年汛期都会出现深达半米的大面积积水,严重阻碍交通与市民出行。
面对乐园道地区的积水顽疾,天津市排水管理事务中心综合施策,打出了一套标本兼治的“组合拳”。核心举措是实施了作为2025年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重点项目的“白云路雨水管线与泵站工程”。该工程在乐园道原有雨水系统之外新建了一套独立的雨水收集和排放系统,专门服务于西南楼至乐园道(越秀路—广东路)区域,显著提升了雨水排放能力。这项关键工程已于6月20日完工,在今年汛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津沽污水处理厂完成扩容,提升了处理能力,有效保障了非汛期雨污水管道处于低水位运行状态,为汛期雨水腾出宝贵的管道空间。在运行管理上,中心建立了精细化调度机制,密切关注气象预报,遇降雨预警提前开启西园道泵站腾空管道,并协调津沽污水处理厂动态调整运行策略,确保整个系统水位处于合理区间。应急响应方面同样准备充分,全力提升路面积水清除速度。
今年汛期以来,面对多次降雨的考验,新建成投用的乐园道雨水系统运行稳定高效。监测显示,降雨过后路面雨水能迅速收排,以往深达半米、长时间滞留的大面积积水现象消失,车辆行人通行基本恢复正常。这标志着困扰该区域多年的积水问题得到了切实有效的治理。
上一篇:人性之光永不磨灭
下一篇:中国代表团金牌奖牌皆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