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南京市溧水区永阳街道通济街社区聚焦孩子“看护难”问题,以爱心暑托班为切入点,探索“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社物共管”多元服务治理新模式,既解了家庭燃眉之急,更在精准服务中激活基层治理效能,走出一条民生服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从“看护难”到“放心托”,精准解忧回应民生期盼。“放假后孩子去哪?”“谁来管?”是双职工家庭普遍的烦恼,通济街社区精准捕捉到了这一迫切需求,秉持“公益主导、低偿普惠”原则,整合辖区优质资源,精心推出“家门口”的暑托班,为辖区全年龄段儿童提供为期2个月的爱心暑托班。
“我家老大小时候就开始在这边上课了,现在老二也过来了,社区暑托班解决了我们最大的后顾之忧。”张女士感慨道,暑托班不仅能监督孩子完成作业,更在心理讲座中学会情绪管理、在烹饪课收获独立成就感,孩子开心,家长放心。
从“被服务”到“要服务”,志愿赋能激发治理活力。“我以前参加过社区暑托班,现在我上大学了,可以用我学到的知识回馈社区,教授孩子们知识,让我觉得很有意义。”大学生小杨的话里满是自豪。“我家孩子是第三次参加社区提供的假期托管,我既然有时间,也想为社区提供一些帮助。”家长夏女士则是和志愿者一起为孩子们辅导作业。自托管班计划制定后,社区便同步启动了志愿者的招募,大学生、志愿者以及热心家长闻讯而来,纷纷报名上岗。他们结合自身专业或兴趣所长化身小老师、安全员或活动组织者,成为暑托班活力运转的核心力量。
通济街社区党总支书记介绍,通过搭建暑托班志愿服务平台,既解决了课程师资问题,更构建起社区治理的良性循环。“我们期待服务对象都能够成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为民服务的提供者,他们在得到社区服务的同时也能回馈社会。”
从“单一”到“多元”覆盖,十余年坚守托起百姓幸福。从探索起步,到如今的规范运行,通济街社区暑托班已走过11年历程。从最初寥寥无几的学生,到如今争先报名参加;从单一的课业辅导,到集“安全+快乐+成长”于一体的综合课程,通济街社区不断优化托管模式,严格筛选师资,配足看护力量,实施分龄管理,确保孩子们在探索与实践中享受假期。“暑托班不仅是一项便民举措,更是社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通济街社区党总支书记表示,社区通过精准布局,组建起家长志愿者、网格员、大学生志愿者、警网融合的多元师资力量,打造了覆盖0—3岁、3—6岁、6—12岁的全链条全域化全品类“三全”假期托育服务,分别聚焦安全看护与感官启蒙、趣味科学实验与绘本阅读、课业辅导与户外实践,链接多方资源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暑期生活。
从“需”出发,从“心”抵达。公益暑托班是社区工作中的一个小环节,但民生诉求是社区治理的重中之重,这项已持续十一届的民生工程,如今已成为通济街社区服务群众的闪亮品牌。当社区力量成为孩子们可靠的“避暑港湾”,这份托举,让成长的夏天少了焦虑,多了阳光与无限可能。 郭晓娟
上一篇:调解助力涉外商事海事纠纷实质化解
下一篇:广西:知识产权护航企业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