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卖场的导购员向消费者介绍养生小家电的功能。
西海新闻记者 范程程 文/图
当“朋克养生”不再是年轻群体的专属标签,一场消费领域的多元化变革正悄然上演。如今的年轻人,一边捧着枸杞原浆、黄芪气泡水等中药养生饮品养生,一边将智能养生壶、颈椎按摩仪等智能家电纳入生活标配——从传统养生智慧的现代表达,到科技赋能的健康管理,年轻一代的消费选择正以更细分、更个性的姿态,重新定义着健康生活的内涵,也为消费市场注入了充满活力的新动能。
“药食同源”传统养生年轻化表达
“麻烦来一杯五红饮。”8月13日临近中午,西宁市城西区游园巷的一家中医馆茶饮店内,00后上班族刘资熟练地扫码下单。作为这里的常客,她的办公桌上经常放着这家店的饮品杯,“比起奶茶,这些加了红枣、桑葚的饮品喝着更安心。”刘资说。
在这家茶饮店内,浓郁的药香和饮品的香气奇妙交融。工作人员正忙着分装九白饮粉的原料包。“现在年轻人总说自己‘亚健康’,却又离不开奶茶、咖啡,其实很多小问题,通过食补就能调理。”茶饮店负责人孟凡超一边打包一边说,“我们琢磨着,能不能把中药‘药食同源’的理念融进去,让养生变得不那么费劲。”
2023年,孟凡超决定以“药食同源”破局,推出了系列养生饮品。孟凡超说:“我们根据二十四节气动态调整配方,精准契合现代职场人群的健康需求,尤其受到年轻上班族和医护工作者的青睐。”
去年,这家店推出熬茶冰激凌,把青海人常喝的咸口熬茶与冰激凌结合,加入本地特有的荆芥,甜咸交织的口感成了游客打卡标配。
这些带着青海烙印的产品迅速火出圈,“很多人喝完说这是‘带着青海味道的养生伴手礼’。”孟凡超说。
从传统药方到网红饮品,再到地域特色甜品,这家藏在巷子里的小店,正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让“药食同源”的古老智慧融入日常。
智能产品成为健康管理新标配
几年前,当“保温杯里泡枸杞”还以段子和热梗的形式被人们挂在嘴边时,当下的年轻人大概没有想到,养生会以如此超出想象的速度与自己的生活深度融合。
在西宁市城中区一家写字楼内,00后上班族张晓婷正用智能养生壶煮红枣枸杞茶。“这款壶能精准控温,还能定时保温,比传统热水壶方便多了。”张晓婷说,办公室里几乎人手一个养生壶,午休时煮花茶、炖银耳羹已成同事间的新社交方式。
这一边养生壶精准拿捏住养生青年的“命脉”,另一边,颈椎按摩仪、智能穿戴设备等产品更是成为上班族的新标配。
在西宁市南大街苏宁易购门店,小家电专区有不少顾客正在挑选商品。一家科技公司的办公室职员王浩正拿着一款破壁机仔细研究,屏幕上滚动显示着不同食材的搅拌程序,他时不时用手指滑动屏幕对比参数:“最近总加班,想买个破壁机早上打些杂粮糊,省时又健康。”
店内导购员见状熟练地接上电源,介绍产品。导购员介绍,立秋以来,养生类小家电销量有所增加,“以前来买的多是中老年人,现在年轻人占了很大一部分。”她边说边指着柜台上的销售记录,页面上密密麻麻的订单信息,印证着年轻人秋冬养生热潮的到来。
养生青年引领健康消费市场升级
当下的健康消费市场中,年轻群体正以迅猛之势崛起,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增长力量。据央视财经发布的《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数据显示,“保健养生”开支已跻身我国18岁至35岁年轻人消费榜单的前三位,说明年轻人对健康消费高度重视。
而在社交平台上,年轻人的养生话题热度不断攀升。无论是微博、微信朋友圈,还是抖音、小红书,关于养生的内容都备受关注。年轻人纷纷晒出自己的养生日常,分享自己的养生秘诀。这种“养生社交化”现象,不仅体现了年轻人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其社交方式的转变。
与此同时,随着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现代科技与健康产业的融合也为年轻健康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智能手环、智能健身器材等智能健康产品广受市场欢迎。这一趋势在西宁市的消费数据中也有所体现,西宁市商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西宁市限额以上单位可穿戴智能设备商品零售额增长400%。可穿戴智能设备商品零售额较1月至3月提高300个百分点,健康消费正成为青年经济的新增长极。
养生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词汇,年轻人爱上养生,反映出的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不难看出,年轻人健康消费正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科技化的特点,既传承传统养生智慧,又融入现代创新元素,成为引领健康消费市场升级的重要力量。
上一篇:文学陆游还是文化陆游
下一篇:西成铁路青海段开始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