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一线职工风采录】这位劳模缘何主动转岗?
创始人
2025-08-18 02:50:49
0

(来源:工人日报)

近日,中铁十七局雄忻高铁山西段5标段1018榀箱梁架设任务完成,进入无砟轨道施工阶段。全国劳动模范、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关改玉也随之奔赴人生的下一段冲刺。

2023年的春天,这位曾徒步检测钢轨2300多公里的“探伤神医”,主动向公司申请调岗,去中铁十七局雄忻高铁山西段5标段项目从事试验工作。

同事们不解,“你在钢轨探伤领域已是领先水平,何必从头再来?”关改玉回答说:“高铁在‘提速’,技术也要‘超车’,不转型就要被淘汰、不创新很快就落后。”

忻府轨枕厂承担着雄忻高铁山西段所有轨枕生产任务,轨枕质量直接关系着项目建设进度和运行安全。关改玉到岗时,轨枕厂正面临生产效率低、质量检测难等问题,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工序如何配合?管理如何落地?装备怎么使用?如果先进技术无法与传统的轨枕生产实现融合促进,不但提高不了效率,反而会浪费成本、延误工期。为解决这些难题,关改玉带领青年骨干组成创新工作室,夜以继日地查阅资料、反复试验,不断提出新的设计方案。

“关姐,第四套方案还是卡在数据对接上……”夜深时刻,团队成员还在探讨。关改玉抓起安全帽走向生产线,手指抚过轨枕模具的纹路,忽然眼前一亮:“可以在双块式轨枕智能检测装置四个角都嵌入微型摄像机,通过远程监控显示网络监管全检测流程,提升轨枕裂纹的自动检测效率和精确度。”

经过昼夜不停地研究改进,智能检测系统终于“吐”出第一组完美数据,与之匹配的智慧管控体系同步运行,极大提高了生产线自动化程度,实现了轨枕生产效率和检测精度“双达标”。

“以往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才能完成的检测工作,现在通过智能化系统控制的‘机器人战队’,用不到一半的资源投入就能快速精准完成,推动项目月度产值目标超额完成20%。”关改玉自豪地说。

结合长期探伤积累的实践经验,关改玉带领团队研发了“双块式轨枕智能检测系统”,突破传统检测效率及精度制约,保障轨枕产量从1500根/天提升至2000根/天,刷新行业纪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晒晒咱的镇馆之宝22】一枚龙...   【晒晒咱的镇馆之宝22】  光明日报记者 傅强 尕玛多吉  “大家瞧,印章上规整的文字是用八思巴...
1至7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   光明日报北京8月17日电 记者姚亚奇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1至7月,铁路建设优质高...
高铁动车检修基地的“掌灯人”   光明日报记者 冯家照 高建进  近日,福州南动车所内热浪灼人,午后气温已逼近37℃。然而,对于中...
蓉城逐梦 共绘华章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蓉城逐梦 共绘华章 8月15日,健美操五人操决赛,中国队获得冠军。 8...
金昌多措并举推进质量强市建设 本报金昌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谢晓玲)记者近日从有关部门获悉,今年以来,金昌市以质量强市建设为抓手...
相依万千 余韵无穷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相依万千 余韵无穷 赛场之外,人们登上穿梭于繁华街巷的“火锅巴士”,...
景泰县第三届“璟辰”杯篮球邀请... 本报白银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彭雯)近日,景泰县第三届“璟辰”杯篮球邀请赛在景泰县体育场开赛,来自...
我身后有老百姓 一步也不能退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95岁抗战老兵阴保清:我身后有老百姓 一步也不能退 “我是军人了,我身后有老...
下一站 德国卡尔斯鲁厄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下一站 德国卡尔斯鲁厄 闭幕式上,下一届世界运动会主办城市代表亮相。 ...
初高衔接咋个接?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初高衔接咋个接?石室中学老师: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学段衔接要做好哪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