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榕阳
我国文化和旅游业兼具产业和事业的双重属性。文化是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内核与灵魂,为旅游提供IP、创意、叙事等核心内容;旅游是推进文化传承弘扬的桥梁和纽带,为文化提供流量入口与消费场景。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如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具体部署。推动兵团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紧扣深度融合要求,拓宽发展思路,打破时空限制和产业边界,通过品质提升、品牌塑造和品位拓展,塑造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兵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全面进入大众旅游的时代,人民群众旅游消费需求从低层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转变,对文化内涵、文化体验等有了更多的期待和要求。兵团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景观,文旅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要突破传统发展模式,不断提升文旅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一是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内涵,对兵团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系统梳理,包括历史事件、人物故事、遗址遗迹等,挖掘其背后的精神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二是创新文化和旅游产品形态,对区域内旅游景区、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经济社会资源要素进行有机整合、系统优化,培育出新场景、新业态、新体验,切实满足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丰富精神世界的更高需求。三是建设数字化、智慧化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为进一步拓宽文旅产品的广度、提升文旅融合高度提供有力支撑。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助力兵团经济高质量发展。文旅产业与经济发展关联度高,产业链较长,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与体育、科技、商业、农业等其他行业联动密切,壮大文旅产业能够更好释放“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要把握旅游发展新趋势,大力推进旅游产品、模式、业态创新和服务创优,把兵团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变为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一是科学编制文旅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文旅产业带动性强、关联产业多的优势,明确各师市、各区域的发展定位和重点任务,促进文旅产业集群有序发展。二是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文旅精品旅游线路,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内容,差异化打造兵团文旅特色品牌,推动文旅产业内驱式发展。三是大力发展体验性强、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文体旅、文商旅、农文旅等融合业态,培育体验经济等新增长点,打造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形成一二三产业协同并进的新格局,为兵团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生产和体验活动,不仅是人们探索世界、感知不同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增强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的重要途径。一是增加旅游产品的内涵深度,不能只停留在概念和表面,要深入挖掘文化遗产中蕴含的精神意蕴和深刻内涵,结合时代价值和旅游发展规律,将兵团红色文化独特的内涵意蕴融入旅游产品设计、场景营造和游览讲解之中,不仅让人们眼中有新意,而且心中有触动、思想有升华,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文化自信。二是合力打造兵团特色文旅IP,深入挖掘兵团文化资源并结合时下潮流推陈出新,全方位展示兵团深厚而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全新视角推介兵团红色旅游,为游客带来多层次、多维度、高质量的文化旅游体验,助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十二师党委党校)
上一篇:屡建战功的骑兵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