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半壁/文 配图均为资料图片
1939年下半年,中共发出毛泽东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号召“放手吸收青年来延安学习”。于是中国掀起了第一次知识青年从军潮,约10万知青培养成军政人才。衢籍的徐莲溪、徐行、华英、童坤、童超等先后到延安投身革命。
进步学生结伴飞驰延安
童超,龙游湖镇河村人,14岁读小学时,跟随老师到龙汤战役北伐军驻地慰问,知道“革命”一词;1928年秋,考入衢州第八中学师范部,受程本一等老师影响,开始阅读进步书籍;1933年,辞教去杭州师范求学。在进步老师鼓励下,童超和吕忠锋等同学组织杭州师范学校读书会,利用《杭州商报》副刊宣传进步思想。北平学生发动“一二·九”抗日救国运动时,童超和浙江大学学生施平、黄继武等一批热血青年发动万名师生到宝石山日本领事馆示威抗议,使领事馆熄灯沉默。
1937年9月,在杭州大径小学任教的童超在《抗战》刊物上看到陕北公学招生,立即致信八路军南京办事处叶剑英主任,要来招生简章,然后油印一些分发到学校。于是,一批批学生先后到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学习马列主义和军事。童超和一位安徽人,一位新加坡华侨,是风餐露宿、跋山涉水走向延安的。
童超分到陕北公学第四队。那时,中共中央领导经常到学校宣讲抗日主张与战略。有一日,毛泽东主席来到陕北公学作报告。休息时,坐最前排的童超抢先递上笔记本,恭请毛主席题词留念。毛主席便题写“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1938年春。童超到金华县抗敌动员委员会任干事兼管理陈村农民夜校;8月入党后,前往丽水地委;次年底到长兴任县政工队长,其间,识破一位特务。1940年6月,童超奉命到苏南游击根据地,之后几年,也一直在苏南、鲁中担任县委领导,参加抗日和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要在中央或浙江农业部门就职。
童坤是龙游小南海新山水村人,1937年在杭州民众实验学校读书时,和吕举敖、雷突鸣等同学义无反顾地西去延安,第二年从陕北公学毕业后回浙到黄绍竑嫡系部队三支队政训室就职。当时,张爱萍(曾任抗日军政大学教员)任副主任,见童坤既是延安来的,又为人正派,工作积极,便介绍童坤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秋,张爱萍介绍童坤到新四军军部教导队。皖南事变中,童坤被捕,关押在江西铅山,不久越狱,从事地下斗争。1943年春,童坤任金萧支队坚勇大队参谋,后任八大队副大队长;1944年端午时节,回家乡组织抗日游击队,9月又奉命归队;12月12日,率部在金华与义乌交界的潘村与日军战斗中牺牲。
爱国青年众望延安
徐莲溪,浙江大学前副校长,1907年秋出生在江山峡口,省立衢州第八师范毕业,当过教师、校长、教育局长。1934年,参加“左联”革命活动被捕,出狱后驱车西去,进抗日军政大学第五期学习;1937年回江山,组织文化界救亡协会,广泛宣传抗日,还组建中共江山支部,担任支部书记。因浙江保安司令部下令大肆抓捕激进分子,被迫中断活动。他自己再次北上抗日,在百团大战中负伤。伤愈后,先后在八路军三八五旅、二野第十一军后勤部任职,为抗日与解放立下汗马功劳。
徐行,江苏省电子工业厅前厅长,1910年秋出生在龙游隔塘。1931年,在杭州读中学回乡度假,途中遇到在龙游组建红二师的郑秾,当即决定休学干革命。1933年,徐行随郑秾去江西找方志敏。10月,因被出卖,郑秾遭捕,龙游百余名红二师骨干成员入狱,正在国民政府中央军校读书的徐行也被南京宪兵司令部关押并判刑。1937年,徐行出狱后,毫不犹豫地坐上列车去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次年8月回乡,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他开办民校作联络,发展党员,组建中共隔塘支部,同时开办拳堂进行军训,还请杭州熔瑞铁二厂打造猎枪,以护厂打猎守庄稼为名组织猎枪队,准备随时起义和抗日。在日军侵占兰溪时,徐行奉命去苏北的武南、宜兴担任县委书记,组织民众抗日和支前。
华英(又名华月岸),1918年在衢州城内童家巷降生,16岁时进国民党陆军第九师军事学校学习,1938年在洛阳驻军196师任中尉排长。一日,他在《新华日报》看到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的招生广告,便回乡试探堂兄华月峰的意见。华月峰是1927年加入共产党的,他的学生徐以新已随红军长征到延安,自是十分支持。
1938年7月,华英到西安报考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先在西北青年救国会训练班担任学生组长,后保送到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一大队四期学习。在中国抗日军政大学聆听毛主席讲课3次,每次约3小时。有一次上完课,华英挤到毛主席身边请求题字。毛主席欣然题签“前进”。
华英奋力前进,是年底,由青年救国会会员转为共产党员。1939年4月毕业时,组织上了解到华英堂姐夫徐志余是国民党浙江部队的陆军少将,于是将其派往国统区,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他先后在重庆防空司令部、驻上饶的三战区总部、上虞县自卫大队任职,一边做统战工作,一边保持与中共组织的联系,在四明山和浙东游击纵队朱志光联络,在三战区当少校参谋时,与衢县破石乡的地下党员余述先联系,在芜湖船舶管制处任中校站长时,通过和南京、徐州地下党的接洽,为江北的解放军渡江部队运送粮食等物资。
小红军孤身寻党到延安
叶华,1918年12月生,开化音坑读经畈人。14岁在县城林复隆店号当学徒时,结识2位红军侦察员。叶华经常陪他们利用收购山货探听情报。1933年春,叶华走遍开化城及郊区,绘制地形图,为红军9月顺利攻克开化建功。1936年中秋节,因保安队搜捕滥杀,他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化名叶希中孤身到上海寻找党组织。那是党的诞生地和中央所在地啊。但当时是披沙淘金。一时难以如愿,叶华便去南京,经族兄介绍结识林则瑞。林则瑞是开化马金人,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和周恩来等共产党员相交甚密。他从巴黎高等工业学校毕业归国,任中央政府军政部军需署第三被服厂中校厂长,后升少将。林则瑞安排叶华管理仓库。南京沦陷前,被服厂搬到湖南。叶华听到西安事变及和平解决,决定直接去西安找党组织。但不久遇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叶华幸被同厂女职工陈桂花的父亲拉进国际红十字会设立的避难所,后来以难民身份南下到被服厂。1937年11月,他找到八路军长沙办事处,办事处介绍叶华去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
1938年秋,华北华中的日军增至29个师团,扫荡抗日根据地。蒋介石又采取堡垒政策封锁陕甘宁。党中央决定将抗日军政大学改为第一、二两个分校,挺进敌后,组织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叶华所在的第一分校在校长何长工率领下东进。1939年初,叶华在太行山抗日军政大学工兵队,学习射击、爆破技术、游击战术、步兵连排战术等。9月,毕业分配在鲁西军区司令部(后扩大为冀鲁豫军区)任侦察参谋。他主持建立地下交通情报网,深入敌占区收集情报,为军区正确决策,顺利对敌战役和反扫荡作出贡献。抗战胜利,叶华带领百余名军政干部参加辽沈战役、天津战役,和平解放北平。1955年,叶华从中南机床厂调任沈阳第二机床厂当领导。他和厂总工程师邹家华(后任国家副总理),在苏联专家指导下,成功研制出摇臂钻床、立式钻床、铣床等,将该厂建设成全国重点机床生产基地。1965年,叶华任东北拖拉机公司经理,先后推出大型联合收割机等一批我国自己设计和制造的大型农业机械设备,填补国内空白。1978年,他到国家建委机械局,领导我国建筑机械行业,引进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大型风冷发动机制造技术和现代大型电梯生产技术,引进外资,参与组建迅达公司,开创我国国产电梯之先河。
上一篇:大力锻造数智化时代的“技能脊梁”
下一篇:快乐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