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金婉霞
8月15日晚间,上海毕得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毕得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8月8日召开了职工代表大会,经全体与会职工代表表决,同意选举尚卓婷女士、许丽姣担任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至此,毕得医药新一批管理层基本确定。
相关公告显示,2024年以来,毕得医药经历了一次管理层“换血”。该年,毕得医药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王超、核心技术人员毛永浩等相继离职;今年3月份,毕得医药原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李涛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包括董事、战略委员会委员等在内的全部职务。
这也让市场对于毕得医药管理层队伍的稳定性产生了一定的质疑。对此,毕得医药新董事会秘书王轩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的管理层确实经历了一些变化,不过新任管理层已经全部到位,“目前公司的管理队伍已经稳定,未来公司将聚焦国际化战略,加速发展。”王轩表示。
新管理层亮相
内部提拔、年轻化是主要特色
7月31日,毕得医药召开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了股东会议事规则等公司部分治理制度,随后于8月8日召开职工代表大会,选举职工董事。
这也预示着毕得医药新管理层即将确定。记者注意到,在该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包括公司产品研发部负责人张锐豪、财务总监王坤、董事会秘书王轩等在内的毕得医药新管理层首次集体亮相。
从相关公告来看,“毕得系”是毕得医药新管理层的一大特点。公司新任财务总监王坤自2017年起就在毕得医药担任高级财务经理。职工董事许丽姣、尚卓婷也是毕得医药的原有员工。其中,尚卓婷自2018年起就履职毕得医药,从副经理升任到中国区销售总监;许丽姣最早于2012年就加入了毕得医药,从外贸业务员成长为外贸部高级经理。
王轩表示:“这些员工系经过公司多年考察,在确保德才兼备的基础上提拔到新岗位的。他们对公司业务模式熟悉、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能够较快地适应好新岗位并开展工作、帮助公司完成既定目标。”
年轻化、专业化是本届毕得医药管理层的主要特点。公司新董事会秘书王轩是85后,拥有厦门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曾在中信建投投行部担任高级副总裁、保荐代表人和内核委员等职位;产品研发部负责人张锐豪,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于2023年加入毕得医药。此外,在技术梯队中,据毕得医药2025年1月份的公告,其新选聘的核心技术人员中陈昕晗、马晨、周明康、唐也、查庆红等均为90后硕博士。
聚焦国际化发展
股权激励 实现人才与企业的利益共赢
管理层队伍稳定后,王轩表示,公司将齐心协力,以国际化为主要目标之一,推进公司发展。“公司的各个业务部门已建立了较强的信任度,在业务上的合作整合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公司业务开展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王轩表示,这对于公司高效执行“出海”战略大有裨益。
资料显示,毕得医药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聚焦于新药研发产业链前端,依托药物分子砌块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等核心业务,为新药研发机构提供结构新颖独特、功能多样、品类丰富的药物分子砌块及科学试剂等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毕得医药海外收入实现6.16亿元,占比为55.89%,占比超过一半。
毕得医药正不断加速全球化布局。2018年,公司美国区域中心投入运营,伊利诺伊、芝加哥新研发中心成立;2019年,印度区域中心投入运营;2020年,德国区域中心投入运营;2023年,公司改扩建了位于德国、印度的区域中心,并对美国仓库进行智能化布局等。
许丽姣对记者进一步表示,公司近几年加大了对于欧洲市场的开拓力度,已逐渐在欧洲建立了品牌口碑,下一步,将持续深入拓展欧洲市场,争取进入客户核心供应商名单,“除欧洲外,我们也在加快布局印度及日本市场,希望把这些海外市场做深、做透,把服务做好、构建好自身的护城河。”许丽姣表示
另外记者注意到,毕得医药于2024年出台了股权激励计划,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在内的65名员工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业绩考核目标以2024年营业收入、净利润为基数,2025年营业收入或者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0%和10%,2026年营业收入或者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20%、20%。
众和昆仑(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文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股权激励作为现代企业治理的核心工具之一,其本质是通过“利益共同体”的构建,将关键人才的个体价值实现与企业长期发展深度绑定。这种绑定机制在保障公司中长期发展方面具有战略意义。“股权激励将人才收益曲线与企业的技术迭代周期、市场培育周期强制对齐,有助于对抗传统薪酬体系的‘任期短视’短板。”柏文喜称。
(编辑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