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至12日,湖北省宜昌市出现大雨到暴雨,部分乡镇大暴雨,伴有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截至13日8时,全市共计100个乡镇或街道累计降水量大于100毫米,全市平均面雨量为149毫米,其中最大累计降水量出现在五峰县清水湾站达344.1毫米,最大小时降水量出现在夷陵区邓村乡黄金河站为92.5毫米。此次强降雨过程中,宜昌市气象部门以递进式预警和靶向发布为抓手,为防汛减灾抢出“黄金窗口期”。
“8月9日夜间至12日,全市将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8月8日,宜昌市气象台发布《气象信息专报》,对本轮强降水做出精准预报。
8月9日11时,全市启动暴雨三级应急响应,市县两级气象部门24小时联动监测,滚动更新预警信号,逐小时发布天气信息。据统计,截至13日8时,市县两级气象部门共发布54期预警信号,其中暴雨红色预警信号5期、暴雨橙色预警信号22期,预警信号短信覆盖17.2万余人;发布暴雨临灾警报15期,靶向发布短信110万余人次。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提醒应急管理局、市防办等单位225次。
8日凌晨,市气象局工作人员正在值班值守,研判天气趋势。 李芳摄影10日9时50分,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出现特大暴雨,渔洋关镇清水湾村雨势异常凶猛。“渔洋关镇过去2小时降水量超50毫米,需紧急防范!”五峰县气象台值班人员研判强降水趋势后,立即电话提醒县应急管理局和乡镇防汛办。
此次强降水过程中,五峰县紧急转移安置44人,最大限度降低了灾害损失。“正是气象台不间断的雨情通报和提醒,让我们得以提前做好人员转移调度,为应对险情争取了主动。”渔洋关镇防汛办主任段勇表示。
类似的防灾减灾场景也在夷陵区进行着。“邓村乡过去1小时降水量达53.6毫米,降水仍将持续,请加强防范,注意防灾避险。”8月9日17时38分,暴雨临灾警报短信靶向发布,迅速覆盖邓村乡各级防汛责任人及群众,夷陵区气象局第一时间电话“叫应”邓村乡防汛办。
收到临灾警报后,邓村乡各村防汛负责人迅速打开村级广播,滚动播报预警信息,同时组织网格员冒雨上门,逐户“敲窗叫醒”,1小时内将受山洪、滑坡威胁的36户78名群众转移至安全区域。“预警来得太及时了!”黄金河村村民黄庭开回忆道:“广播响的时候,刚好网格员也来敲门了,我们全家马上跟着去了安置点,听说我们那片水涨得吓人。”
三斗坪镇转移14人、太平溪镇转移25人……随着雨情持续,夷陵区其他乡镇陆续传来人员安全转移的信息。此次强降雨中,夷陵区共计紧急转移74户163人。
乡镇“天气盒”实时推送雨情、村级广播循环播报、网格员“敲门行动”……从提前72小时预判雨势,到分钟级靶向叫应,宜昌市气象部门以精准预警为先导,以递进服务为抓手,以部门联动为保障,为全市防汛救灾工作抢出“黄金窗口期”,切实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作者:高姝丽 何曼淑 责任编辑:苏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