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落带是河湖、水库
因季节性水位涨落或蓄水
形成的干湿交替地带
是水域生态的“独特过渡带”
重庆开州
地处三峡库区腹地
曾是困扰库区的面积最大的消落带
经过治理
如今水清岸绿、万鸟翔集
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
走进汉丰湖
感受荒滩到湿地乐园的生态蜕变
开州消落带治理难在哪儿?
消落带属于湿地范畴
具有水文调节、生态缓冲等功能
但水位落差、季节性气候反差
导致生态脆弱
易发生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降低等
汉丰湖因三峡工程蓄水形成
消落带面积大
且“夏陆冬水”的特殊情况
没有成熟的治理经验
当地曾面临着
超42平方公里的生态治理难题
林业部门工作人员介绍
治理前
这里就是一片长着杂草的荒滩
△汉丰湖宝塔窝段生态治理对比水坝调节+创新措施
示范工程驯服“生态伤疤”
为减少消落带对生态环境影响
开州修建了水位调节坝工程
工程建成后
治理消落区面积14.48平方公里
城区周边消落带深度
由18.5米降低至5米
稳定的库区水位
形成了稳定的生态系统
当地还创新实施多项治理举措
基塘工程拦截污染物
成为“天然净水器”
鸟类生境再造工程成效显著
越冬候鸟从5000多只增至超2万只
中华秋沙鸭等珍稀物种频现身
美丽荷花点缀星罗棋布小微湿地
既净化水质
也为小型动物提供栖息觅食家园
落羽杉、中山杉等耐水淹植被
组成水岸森林
环抱汉丰湖
为消落带披上了生态“防护服”
......
一系列措施
不仅破解了消落带治理困局
更守护了生物多样性
生态颜值变产值
绿水青山释放生态红利
依托汉丰湖生态优势
当地打造了水上俱乐部等环湖文旅项目
还建成了“水上运动中心”
马拉松赛、桨板竞赛等轮番上演
湖岸边的“壹圆剧场”
周周有小戏 月月有演出
为市民、民间艺人
提供了展示才艺的舞台
一场一元的票价
也让市民和游客
享受到了丰富的文化服务
昔日荒滩变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不久前
全国首单水库水生态碳汇交易在开州落地
汉丰湖8784吨碳汇以70.3万元被认购
水利工程生态价值实现转化
这张“绿色存折”
生动诠释了开州消落带生态治理成效
更谱写了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篇章
制片人丨房轶婷
记者丨孟浩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