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创始人
2025-08-06 04:34:08
0

  【读经典 学理论】

  作者:刘军(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恩格斯在其原著中虽然没有明确使用“现代化”这一术语,但在他对“现代国家”“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代社会主义”等的剖析中蕴含着丰富的现代化思想。在纪念恩格斯逝世130周年之际,研究阐释他的现代化思想,能够为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学理资源和重要启示。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识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标识。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恩格斯指出:“工业革命对英国的意义,就像政治革命对法国,哲学革命对德国一样。”这一论断包含着现代化的三个维度:工业革命建立现代生产方式、政治革命建立现代国家制度、哲学革命塑造现代主体力量。

  第一,工业革命建立现代生产方式。英国工业革命是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和逻辑起点,它促使物质生产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拉开了人类工业文明序幕。在《英国状况。十八世纪》中,恩格斯指出:“英国的革命是社会革命,因此比任何其他一种革命都更广泛,更有深远影响。”英国工业革命对欧洲其他国家产生了强大的辐射和引领作用,“德国的旧式工业因蒸汽的采用和英国工业优势的迅速扩张而被摧毁了”,并迫使在拿破仑的大陆体系之下的“各邦政府考虑现代工业的要求”。

  第二,政治革命建立现代国家制度。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成果《人权宣言》,不仅通过确定“国民”身份确立人独立的法律身份和政治身份,更阐明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基本作用,推动建构与封建专制完全不同的现代国家制度。恩格斯高度赞誉法国革命及其积极历史意义。1841年,他在《德意志电讯》发表《恩斯特·莫里茨·阿恩特》一文,批判德国人对法国的片面仇恨,提出要“废除一切等级,建立一个伟大的、统一的、平等的公民国家”。

  第三,哲学革命塑造现代主体力量。在西方哲学思想史语境中,“现代化”背后是“现代性”问题,而“现代性”问题的实质是“主体性”问题。哲学革命的意义,在于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恩格斯在《大陆上社会改革的进展》中写道:“法国发生了政治革命,随同发生的是德国的哲学革命。这个革命是由康德开始的……费希特和谢林开始了哲学的改造工作,黑格尔完成了新的体系。”德国哲学革命把人看作拥有理性和自由意识的知识主体和道德主体,极大提升了人的主体地位,这是资本主义文明同前资本主义文明的重要区别。

  恩格斯关于现代化三个维度的阐释,有助于我们把握现代化的系统性和社会革命的基础地位。现代化是一个系统社会历史工程:现代生产方式是现代化的物质前提和社会基础;现代国家建构是现代化的政治保障;现代主体性建构是现代化的主体力量。这三个维度共同推动现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当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恩格斯特别强调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具有基础性地位,“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政治的和哲学的革命必定通向社会革命”,英国的社会革命“会比法国的政治革命或德国的哲学革命在实践上更快地达到目的”。

  恩格斯超越同时代思想家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他把现代化同最革命、最先进的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联系在一起。恩格斯指出:“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上个世纪后半期,随着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而开始的……它的世界历史意义只是现在才开始被认识。”这为探索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二重性,以及寻求克服资本主义现代化矛盾的阶级主体确立了方向。

  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二重性及其内在矛盾

  恩格斯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二重性及其内在矛盾,呈现了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辩证否定逻辑。一方面,恩格斯高度肯定资本主义现代化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作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科技革命、科学理性、现代生产方式、城市化、世界市场等现代化要素,摧毁了传统社会,开创了工业文明时代。另一方面,恩格斯尖锐批判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悖论:“文明每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同时前进一步。随着文明而产生的社会为自己所建立的一切机构,都转变为它们原来的目的的反面。”资本主义现代化虽然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其固有的资本逻辑也导致了不可避免的内在矛盾。

  一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对立。资本主义现代化借助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进步,在完成对自然祛魅的同时,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引发生态危机。恩格斯警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对自然这一“无机身体”的破坏,必将对人类自身这一“有机体”带来反噬。

  二是人与人的矛盾对立。资本拜物教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在资本物化逻辑下,资本主义生产越发展,工人就越陷入“非人的状况”,工人“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阶级都不可能像人一样地思想、感觉和生活”。同时,资本主义现代化还造就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恩格斯说:“我写的这本书,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就是对英国资产阶级的起诉书。”资产阶级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财产来对待,“为工人考虑的唯一的东西就是法律”,而资本主义法律的实质就是把无产阶级“当做不受法律保护的、丧失人类尊严的、讨厌的、令人憎恶的对象”。

  当然,随着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深入发展,资产阶级也力图缓和其内在矛盾,“大工业从表面看来也变得讲道德了”。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92年德文第二版序言中告诫人们,“所有这些对正义和仁爱的让步,事实上只是一种手段”。因为资本主义现代化矛盾的根源,即“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仍然存在。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考察分析资本主义制度,揭示了资本增殖逻辑和物化逻辑导致资本主义现代化内在矛盾的深层根源。要最终解决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内在矛盾,必须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探索新的现代化模式。

  现代化发展模式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现代化发展模式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不同国家和民族存在不同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在讨论俄国社会发展道路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俄国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继续探索东方国家的发展道路问题,这特别体现在《〈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以及与丹尼尔逊等人的通信中。恩格斯强调:“那些刚刚进入资本主义生产而仍然保全了氏族制度或氏族制度残余的国家,可以利用公有制的残余和与之相适应的人民风尚作为强大的手段,来大大缩短自己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过程,并避免我们在西欧开辟道路时所不得不经历的大部分苦难和斗争。”

  恩格斯关于东方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蕴含着其现代化思想的重要论点:其一,现代化是科学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科学理性、工业革命等是现代化的理性因素,它以“科学尺度”决定着现代化的客观性和历史必然性;而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则是现代化的价值因素,它以“价值尺度”决定着现代化的具体路径和实现方式。其二,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东方社会理论强调东方国家现代化的民族特性及其对世界历史进步的积极意义,暗含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民族化是现代化多样性的表现形式。通过民族化方式,现代化才能走向无限开放和发展。其三,东方国家承担着将现代化发展从历时叙事转向共时叙事的时代使命。东方社会理论中的“跨越论”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重大突破。这一观点表明,社会形态演进不仅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历时过程,还体现出共时性特征,东方国家可以在现代化进程中同时解决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同发展的问题,并探索出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

  正确把握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现代化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西方现代化理论奉行“一元论”“主客二分”的哲学思维,标榜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唯一性和普世性,无视了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恩格斯关于现代化发展模式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观点,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场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不是单选题。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现代化并不存在一种先验设定的普遍公式。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世界历史发展普遍性与各民族自身发展特殊性相统一的规律,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文明是标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的总体性概念。恩格斯指出:“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的时期。”人类现代化的发展,必将超越资本主义文明,进入一种新的、更高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恩格斯认为:“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实现“两个和解”,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题中应有之义。

  其一,在人与自然的和解中,推动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生。人类文明史也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列举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等地的反例来说明,保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推动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现代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价值理念,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着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同时,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产力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只有这样,自然史和人类史才能真正统一起来,人类文明才能永续发展。

  其二,在人与人的和解中,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真正的现代化应该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过程。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由人联合体的建立是未来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主要特点。恩格斯所设想的未来社会是个性解放的社会,是每个人在体力和智力、生理和精神文化等方面都得到自由发展的社会。恩格斯尝试激活工人的思想觉悟,期待工人阶级能够勇敢争取自身的解放,在反抗资产阶级中“拯救自己的人的尊严”,从而“显示出自己最动人、最高贵、最合乎人性的特点”。要真正实现个人的解放,就必须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本质上“不是一种单纯的工人阶级的党派性学说,而是一种最终目的在于把连同资本家在内的整个社会从现存关系的狭小范围中解放出来的理论”,“不仅仅是工人的事业,而且是全人类的事业”。恩格斯号召工人阶级“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和全人类的利益相一致”,为“人类共同利益”联合起来,成为“真诚地致力于人类进步的人”。

  恩格斯关于现代化与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分析,既为反思和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提供了依据,又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指明了方向。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摒弃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老路,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06日 11版)

[ 责编:邢彬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武汉市工商联激活民营经济发展新...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今年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工商联整合多方资源,构建起全链...
四川金堂创新质量融资增信模式   本报讯(熊纹玉)7月29日,四川省金堂县市场监管局、金堂金融监管支局联合该县金融机构和企业代表,...
约谈电动车经营单位压实经营主体...   本报讯(徐东林)为进一步规范电动车市场经营秩序,加强对电动车销售、维修等环节的监督管理,保障消费...
宇树科技发布新款四足机器狗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微博 #新款机器狗能承受200斤男性...
连发两起涉中国公民命案!中使馆... 8月6日(星期三)农历闰六月十三图丨王朔荷风拂袂中国驻柬埔寨使馆敦促柬方严惩涉中国公民案件凶手 近期...
白天体感闷热!最高气温35℃ ... 市气象台6日6时发布:今天早晨有轻雾,白天晴转多云,午后山区有雷阵雨,北转南风二三级,最高气温35℃...
首农REIT鸣锣上市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日前,全国首单总部型科创产业园公募REITs项目——...
拓展服务平台,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土壤”,更是区域发展的“底气...
生动呈现中华传统美学的独特魅力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图为活动现场。人民日报海外版台北8月5日电李白的《将进酒》、王维的《终南别业》、...
河北兴隆受损房屋安全鉴定全面展... 随着河北兴隆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有序推进,8月4日起,兴隆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5个评定小组分多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