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古地产披露2025年第二季度营运数据。
整体来看,该公司的办公楼和零售两大核心业务板块,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分化,香港办公楼市场遭遇租用率与租金“双降”。
香港办公楼市场承压
作为太古地产经营发展的重要支柱,香港办公楼市场当前正面临着多重挑战。
仲量联行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香港写字楼市场整体空置率升至13.6%的高位,市场供过于求的态势持续凸显。
具体到太古地产旗下物业,截至二季度末,公司香港整体办公楼租用率出现了明显下滑,从2024年年末的93%下降至91%。
其中,太古广场租用率微降1个百分点至94%;太古坊(整体)租用率则下滑3个百分点至90%,伴随租用率走低,两个核心物业租金水平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调,下调幅度分别为14%及15%。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租金下调,一方面是为了吸引租户,维持一定的租用率;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香港写字楼市场录得130,700平方呎的正净吸纳量,主要由中环、湾仔/铜锣湾及尖沙咀等主要地区的成交增加所推动。
仲量联行港岛商业部主管郭礼言指出,由于市场仍不乏新供应和可出租楼面,今年下半年空置率仍将居高不下。同时,2025年整体写字楼租金仍将处于下行周期,预料全年将下跌约5%。
而太古地产写字楼主要坐落中环区域,在行业格局重构期,其面临的市场困境短期内恐难根本性扭转。
零售市场分化明显
与香港办公楼市场形成反差的是,太古地产零售物业整体租用率保持稳定增长水平,优质项目零售销售额增长显著,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其写字楼租金下滑的缺口。不过,各项目之间业绩存在出明显分化。
首先,在香港零售市场,截至二季度末,东荟城名店仓、太古广场购物商场、太古城中心租用率均为100%,整体表现十分稳定,除东荟城名店仓销售额下降3.3%外,后两者销售额均实现正向增长。
在内地,截至二季度末,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广州太古滙、北京颐堤港、成都太古里、上海兴业太古滙、上海前滩太古里租用率,相较于2024年年末,全数实现增长。
在业绩方面,上海兴业太古滙销售额增长幅度最大,达13.5%;其次为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增长6.8%,上海前滩太古里增长4%,成都太古里微增0.2%,北京颐堤港持平,而广州太古汇下降2.1%,但出租率维持在100%。
总的来说,这种分化格局是当地经济、消费市场以及项目自身运营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何针对不同市场精准施策,将成为太古地产维持零售业务稳健的关键。
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太古坊、西安太古里、三亚太古里、上海前滩综合发展项目、上海陆家嘴太古源等项目正在建设中,将相继从2026年、2027年起落成。这些新项目的建成,将为太古地产未来的业绩增长提供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