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质量报
共绘发展“同心圆”
广西北海以质量筑基助力水产业做优做大做强
□ 鲁丽军 陈炽群
水产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优势传统产业,在养殖、捕捞、加工等方面,该市水产品均占全区总量的70%以上。近年来,北海市通过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为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服务支撑,助推水产品产业做优做大做强。
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产品到抓产业,北海水产品形成了从原料采集、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该市规上水产品加工产值达到80.3亿元,同比增长5.2%。
依托“中国—东盟质量服务一站式平台”,北海市在线上提供检测、计量、标准、认证等质量基础设施服务,并将线下窗口设在北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合浦工业园区等“一站式”质量服务站,受理并收集水产品企业质量提升、品牌建设等事项,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有效解决水产品企业质量需求与技术服务信息不对称问题,让质量服务更贴近企业。
同时,该市进一步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向水产品产业链、供应链延伸,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协调发展、上下游互融共生的一体化质量提升“同心圆”。2024年,该市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5家,水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13家,北海虾滑单品产值超100亿元。北海市还将虾滑产业纳入《北海市食品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重点范畴,规划建设中国—东盟(北海)国际水产产业园,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及自治区级《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北海市“一站式”质量服务站充分借助各高等院校、研究院雄厚的师资力量,推进标准化建设。该市与海洋四所、西南大学、江南大学等专家团队达成深度合作,通过开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质量技术帮扶行动,精准识别质量薄弱环节,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质量问题。该市还推动起草制定《虾滑》团体标准,为对产品研发、原料采集、生产加工、出库出厂等几十个环节进行参谋和严格把关,填补行业空白。
北海市水产品品牌正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目前,产自北海市的虾滑成为诸多著名连锁餐饮企业和商超企业的必采食品,在全国享有良好的口碑和较高的知名度。广西金海盈食品有限公司建成了国际化的生产线,成为广西唯一一家(全国只有6家)获得美国认证的水产加工食品出口企业,产品多出口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达3亿多元。
北海玖嘉久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海鲜美食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食品企业,是广西首家获得出口资格认证的包馅鱼丸生产企业。在北海质量服务站的帮扶下,该公司自主研发的4款鱼糜制品获得发明专利。截至目前,该公司已成功注册商标、授权专利等知识产权70余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拥有“玖嘉久”“海乡人”等注册商标46项。
据介绍,北海市下一步将继续发挥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企业服务行业服务产业潜能,扩展海洋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空间,助推中国—东盟(北海)国际水产城建设,把北海市打造成为国内水产品进口、加工、物流、集散、交易的重要综合节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