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褚英硕)“现在水压稳了,水质也清了,再也不用担心用水问题了!”近日,顺义区后沙峪镇董各庄村的村民耿大妈高兴地说。过去,该村长期依赖自备井供水,水量不足、水质不稳、水压偏低等问题困扰村民多年。如今,随着市政自来水接通并加装增压设备,村民的用水难题得到彻底解决。
董各庄村常住人口达1.2万余人,人口密集,用水需求大。此前,村里依靠4眼自备井供水,不仅供水能力有限,水质也时有波动。村民马女士回忆:“以前一到夏天用水高峰,水流就特别小,我们洗澡都得错开时间。”
接到村民们集中反映的用水难题后,顺义区水务局联合后沙峪镇政府、顺义市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推进供水改造工程。经过多方协调与紧张施工,去年9月,董各庄村完成市政自来水管道铺设,正式接通了水质更有保障的市政自来水。
然而,新的问题接踵而至,由于村里流动人口增多、村民自建房屋层数提升等实际情况,供水水压不稳定成为村民新的困扰。从去年至今年4月,村里累计接到16件供水问题的诉求。
今年5月,后沙峪镇政府投入79万元,为村里加装了4套增压设备。如今,全村水压稳定达标,水质持续优良,村民再也不用为用水发愁。数据显示,改造后,全村用水量同比下降22%,人均月用水量减少0.75吨,预计全年节水量可达10.8万吨。村委会的供水运维成本也大幅降低,电费支出仅为原来的七分之一。
除了硬件改造,供水服务也全面升级。过去,村里需自行维护供水设施,如今由专业自来水公司负责,水质、水压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