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周敏 通讯员 喻华轩
清晨的经侦办公室,警员小李将庞杂的转账记录导入智器云“火眼金睛”,蛛网般的资金流向图谱快速生成——红色节点标记出4个异常交易闭环,成为洗钱团伙的关键证据。
同一时间,刑侦人员通过该产品对10万余条通讯数据、资金流水进行关联分析,两小时后精准锁定藏匿于三省的犯罪窝点,成功解救被胁迫的受害人,并斩断一条完整犯罪链。
信息化时代,数据处理是国家安全的核心保障。欧美发达国家起步早,并在这片领域占据长期主导。由英国i2公司面向当地警察部门研发的产品自1990年上市后,凭借其在实际案件调查中展现出的优秀数据分析能力迅速风靡多国。2011年,i2被美国公司IBM收购。
2013年,棱镜门事件爆发,信息安全危机成为悬在各国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客户开始远离我们,担心国外软件有‘后门’,敏感信息一旦泄露,风险太大。”时任IBM中国区技术专家的王海波深受触动。彼时,国外数据分析系统进入中国已有20年,却始终没有国内企业能够实现国产替代。
这位技术出身的“产品翻译官”决定试一试。“在这个行业待了十年,我深知客户需要什么,但背后的开发原理和核心技术,是不曾踏足的无人区。”前路未知,王海波毅然放弃近百万年薪,开启了一场孤独的技术远征。
在专业术语零基础的情况下,他采用文献溯源法,翻阅1000多篇论文,从中提炼出核心技术关键词,又用20多万行代码完成技术复现。零收入的闭关岁月在2014年8月迎来转机,初代产品MVP(最小化可用产品)出炉,两位老友追随而来,智器云创始团队就此成型。
2015年,智器云首款产品“火眼金睛”甫一发布,便通过公安部信息安全认证——性能比肩国外产品,且简单易用、自主可控。天津铁路公安的“闪电首单”至今仍是传奇:从电话询价到验收回单仅用4天,全程零见面交易。
20%核心功能主导产品价值——智器云团队践行“二八定律”,在MVP基础上持续迭代。关联关系、时间关系、空间关系,还有各种可视化分析功能,让“火眼金睛”迅速赢得市场认可。其支撑的“海浪2号”案件,是帮某市国税局分析积累14个月的数据。由于数据多,案件进展慢,用上“火眼金睛”软件后,不到半天就完成全部任务,涉案金额从预计的20亿元挖掘至60亿元。截至目前,该产品赢得全国70%公安用户,累计追赃超过5000亿元,获得公安部“一号嘉奖令”。
不只是“火眼金睛”。智器云研发的十多款工具类产品覆盖数据分析全链条,为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公检法、海关、烟草、税务、银行、保险等行业客户“明察秋毫”。一款图数据库在某国家级项目中超越阿里、百度等大厂,性能行业第一;相关数据分析系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可视化分析性能指标超越国外同类产品58倍。
11年创业路,王海波团队尝尽“酸甜苦辣”。2021年之前几乎是高歌猛进,2015年收入不到80万元,第二年增长至300多万元,2017年超过700万元,人员规模也从起步时的个位数扩充到150人。其间,因研发成本上升,部分产品价格涨幅近400%,仍受到客户持续采购。
在这一过程中,意外与青睐同步抵达。第二轮融资时,缺乏经验的团队没能完成苛刻的对赌协议,为保住企业,他们欠下千万元外债。“三个月内必须先还上150万。几个从不求人的技术男,把家里能借的都借了一遍。”王海波不会忘记那段艰难岁月。
还有战略失误带来的苦果。团队错误预判了后疫情时代客户信息化升级的需求,在大规模扩张团队后因资金链断裂引致大量劳动纠纷。“周围没有人可以借了。即将熬不下来之际,雨花台区和软件谷送来了‘及时雨’。”王海波说,当时区里为轻资产企业推出“及时雨创贷”产品,智器云成为首吃螃蟹者,“政府做担保,300万及时到账。”
与此同时,团队通过拓展新的行业、开辟“第二产品曲线”、调整业务结构、创新商业模式等方式积极“自救”。比如,提升回款快的标准设备类业务,并缩减周期长的二次开发类业务;再如,基于数据血缘技术研发的“火眼金证”产品将数据变成证据,确保符合现实司法需求,并参与公安部法庭科学标准制定。
跨过初始研发期、高死亡率期和疫情期,2023年智器云收入近1亿元,净利润达1000万元,正式扭亏为盈。当前,智器云正在筹备第五轮融资,目标在8000万元左右。
(雨花台区融媒体中心联合采访)
下一篇:产学研协同培养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