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征程上,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高质量推进兵团城镇化建设,是兵团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好履行职责使命的必然要求。
优化城镇体系布局。要结合兵团战略定位和发展实际,进一步优化城镇体系布局,提高城镇对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一是加大城镇建设力度,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倾斜,使其充分发挥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战略作用。二是促进各中心城镇与周边团场城镇协同发展,推动“一师一市、一团一镇”向“一圈多点、轴带联动”转变,形成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城镇发展格局,增强兵团城镇体系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强化城镇产业支撑。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根基。兵团城镇化建设要着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以产兴城。要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实现从“一产独大”向“产城融合”转变。要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如在交通枢纽位置的城镇,加大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力度;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城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具有军垦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线路,以此吸引游客,促进消费,带动城镇经济发展。
提升城镇宜居品质。建设宜居城市是兵团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城镇空间结构,合理规划城镇功能分区,确保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协调发展。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结合职工群众住房需求,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稳步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棚户区改造,改善职工群众居住条件;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完善城镇商业网点布局,提高餐饮、购物、休闲娱乐服务水平;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城镇学校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让职工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加强城镇生态环境保护,打造舒适、宜居的城镇环境,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提高城镇治理能力。要加强城镇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建立综合性城镇管理数据库,实现城镇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提高城镇交通、环境、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效率。要完善城镇治理体制机制,厘清权责清单,完成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加强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形成高效的城镇治理合力;提高职工群众参与城镇治理的积极性,尊重职工群众对城镇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职工群众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镇建设和管理,实现城镇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作者单位:七师胡杨河市党委党校)
下一篇:山河同脉 赤心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