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上发电、板下放牧的和谐画卷。
↓羊低头啃食青草。本组图片均由受访单位提供
西海新闻记者 王菲
盛夏的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尖扎滩乡尕加二村山清水秀,风景如画。高原的阳光格外炽烈,在连绵起伏的丘陵间洒下一片别样的生机。放眼望去,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板整齐排列,沿着山坡绵延数公里,在阳光下折射出粼粼波光。走近一看,发现光伏板下的空地上,成群的牦牛和绵羊低头啃食着青草,构成一幅“板上发电、板下放牧”的和谐画卷。
这里,便是尖扎滩乡40万千瓦“牧光储”一体化建设项目基地。2022年7月1日,项目启动建设。尖扎滩乡40万千瓦“牧光储”一体化建设项目副经理石晓东说:“项目总投资约18.6亿元,占地面积8500亩,共有单晶双面光伏组件792064块。主要由光伏组件方阵、光伏汇集站、送出线路、交通工程等组成,于2024年7月21日建成,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生产运营期为25年。”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采用“农牧+光伏+储能”模式,在有效减少常规能源消耗的同时,通过自身临时存储、释放光伏电能等特性,快速精准储存电量,消除最大负荷电量,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经初步计算,项目建成后,首年未衰减发电量73330.2万千瓦时,年均发电量达67469.7万千瓦时,电站的首年未衰减小时数达1714.5小时。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674505.86毫瓦时,可节约标准煤约205724.29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681543.11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约50587.94吨,氮氧化物排放量约25293.97吨。”尖扎滩乡40万千瓦“牧光储”一体化建设项目光伏电站站长董刚刚说。
尖扎滩乡尕加二村共有220户,其中养殖户160多户。项目的实施为当地牧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项目租赁尕加二村103户牧民的草场共8500亩,每亩年租金标准3070元、租期25年。项目建设期间,累计为300名当地群众解决就业问题。村民们参与定位放点、打桩、安装支架组件等一系列工作,部分村民还在食堂帮厨或后勤工作。
尕加二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尕藏加说,建设项目之前这个地方是草地,用来放牧。如今项目建成后,在不改变土地牧业用途的前提下,提升了牧民家庭经济水平。
夏季的尖扎滩乡雨水充沛,光伏板下的草场绿意盎然。尕加二村的1000头牛和1500只羊在光伏板下悠闲地吃草。董刚刚说,光伏板距地面超过1.8米,不影响牧草生长,更不影响牛羊自由吃草。光伏板的遮挡不仅减少了草场水分蒸发,让草场比露天区域更显繁茂,还为牛群和羊群遮挡了烈日。
值得一提的是,尖扎滩乡以此为契机,形成了以光伏发电和牛羊放牧为一体的生态可持续“光伏农牧概念”主题式旅游产业,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尖扎滩乡餐饮、民宿、手工艺等行业的发展,为1000余名农牧民带来了就业机会,有力推进了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董刚刚说,项目在光伏阵列建设上采用“光伏+畜牧”的绿色发展方式,既满足了植被生长需要,又能保障牛羊放牧空间,实现“牧光”互补。这不仅为尖扎县域清洁能源发展注入新动能,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
尖扎滩乡“牧光储”一体化项目是当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尖扎县清洁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对助力尖扎县新能源转型、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大力推动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尖扎县已获批“国家级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清洁能源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未来,随着更多清洁能源项目的落地实施,尖扎县将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