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人民日报
明天再说
会失去行动的最佳时机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觉:一到下午四点,就觉得这一天要结束了。想出门走走,看看时间又摇摇头:“这个点,走不了多久又得回来做饭吃饭了”。想要重新整理布置下房间,又觉得:“要收拾的有点多,还是下次找个更完整的时间来弄吧”。
出门恐迟、做事嫌晚,下午四点像是一个神奇的临界点。明明离天黑还有好几个小时,我们却在心里单方面宣布今天“提前结束”。未完成的事项忽然变得不再紧急,想做的事情纷纷被打上“明日再说”的标签。
那些被“明天”推后的小事,看似微不足道,却在一次次拖延中悄悄带走了行动的热情与时机的馈赠。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一拖再拖,等到明天真的到来时,最初想去做事的兴致也已经消磨殆尽。
立刻去做
什么时候都不算太迟
“下午四点了,算了,明天再开始吧”这个看似平常的感叹,实则筑起了一道无形的时间围墙,令我们陷入思维定式,从而忽略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如果晚上十点左右睡觉,那么此刻距离上床休息还有六个小时。
这六个小时,足够沉浸式地读完半本好书,或是来一场畅快的五公里奔跑。可惜的是,当“太晚了”的念头占据上风,那些可能性就会像暮色中的影子,被不断拉长、模糊,最终消融在夜色之中。
立刻去做,切实的行动从来不需要“完整的时间”才能开始,只要迈出第一步,就会发现每个时刻都藏着可能性。当双手真正动起来,时间总会为认真投入的人留出空间。
每个当下
都值得你全情投入
其实,我们的人生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让人犹豫和懈怠的“下午四点”,我们给自己找了“来不及了”“下次再说”的借口,没有行动便选择放弃。
其实,从来没有太晚的开始,只有迟迟不敢行动的怯懦。那些最动人的故事,往往始于旁人以为“太迟”的时节,那些能在人生“下午四点”取得成绩的人,并非拥有更多时间,只是拥有更多勇气。
每个当下,都值得我们全情投入。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任何时候,你都有机会勇敢出发、重塑自己。当你不再焦虑时间,全情投入于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你会发现时光“并未流逝”,而是变成了内心的充实与平和,在生命里留下温暖的印记。
来源:人民日报夜读综合洞见等 | 主播:赵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