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闪电新闻
会车遇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迫让路、派出所民警上门要求删帖道歉……这起“狭路相逢我亮证”的“连续剧”,在广西防城港上演。
遇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遮遮掩掩、装聋作哑,玩起“躲猫猫”的把戏。回应得越慢,越容易徒增猜疑、让人“浮想联翩”,越容易损害政府的公信力。
目前,舆论如“滚雪球”般不断发酵,当地不能抱着“让子弹飞一会儿”的侥幸心态和“藏着掖着”的“鸵鸟心态”,而应当也必须及时回应舆论关切。诚然,避免谣言满天飞的最好办法,是第一时间公布真相。
回应不仅要快速,还要彻查到底,更要坦诚详尽。
有媒体记者拨打防城港市110询问,工作人员表示“亮证姐”系公安局领导的传言不属实。那么,“亮证姐”到底是谁?群众不关心她不是谁,而关心她是谁、“亮”的什么证,为何能轻松“拿捏”公民的个人信息,有没有存在公权私用?公权力姓公,也必须为公,必须心存敬畏,不能任意“奔驰”。
民警登门“拜访”的“操作”,是依法依规还是另有隐情?这些笼罩在事件之上和公众心里的“迷雾”,还需“阳光”驱散。当然,这束光是正义之光,绝非民警手电里发出的刺眼强光。
期待官方尽快公布调查结果,毕竟,有些事情,比“证”更需要大大方方地“亮一亮”“晒一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