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邯郸日报)
转自:邯郸日报
七月三十日,在永年工业园区的河北喜力德五金制造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数字化智能生产车间赶制出口到海外的钻尾丝产品。 胡高雷摄本报记者 刘圆圆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工业稳则经济稳。今年上半年,我市工业领域发展势头强劲,各项数据保持较快增长,工业经济“压舱石”作用持续发挥。
在近日出炉的邯郸经济半年报中,工业数据亮眼: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超过全省平均增速2.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2位,顺利实现上半年“双过半”。
全市规上工业的向新向好,得益于传统产业加速转型、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集群聚能成势,充分彰显了全市上下把改革创新作为重要路径和动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传统产业:从“旧引擎”到“新动能”
走进位于涉县龙西工业园区的邯钢能嘉钢铁有限公司,空气清新、环境幽雅,让你感受不到置身于一家钢铁企业的厂区内。
这样的环境,受益于该企业炼钢除尘灰冷压球技术应用、高炉热风炉烟气脱硝升级改造、加热炉烟气脱硝升级改造等技改项目的落地实施,使得氮氧化物、硫化物、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治理日益规范化。
作为全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我市通过融合先进技术、调优产品结构实现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着力改变高端产品少、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等问题。
作为邯钢老区退城整合项目,邯钢能嘉公司在建设伊始,按照“低投入、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原则,高标准编制总体建设方案和总平面布局。公司于2024年7月全面投产达效,整体工艺、技术装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产品覆盖高级别工程机械用钢、耐磨钢、管线钢、桥梁钢、高品质汽车高强钢等,为全市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聚焦钢铁、焦化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市工信局逐产业编制产业链图谱、梳理产业体系、明确发展路径,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围绕钢铁行业,我市组织开展高校钢铁科技成果发布暨技术对接会、2025(第二届)钢铁绿色创新发展大会等活动,探讨转型路径,提供解决方案;围绕市场需求,支持企业调优产品结构,着力打造普阳钢铁低合金高强钢、冀南钢铁稀土耐蚀钢等17个拳头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