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经营网
中经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
每年7月下旬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历来被视为观察中国经济政策走向的 “晴雨表”。
2025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会议在充分肯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的同时,明确将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作为下一阶段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强调“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并要求“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积极应对面临的风险挑战。
受访专家表示,今年上半年,面对国际形势急剧变化、外部压力明显加大的复杂环境,我国经济展现出强劲韧性,上半年GDP增速达到5.3%,超出市场预期,交出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期中答卷”。
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
宏观政策是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保障。会议明确“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针对性。上半年,GDP增长5.3%的“成绩单”离不开宏观政策的精准调控。下半年,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既是应对挑战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举措。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适时加力”强调了根据经济形势变化灵活调整,既不搞强刺激,也不放任需求收缩,体现出政策精准性和前瞻性。
财政政策要在“积极”上见实效。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让资金尽快转化为实物工作量,既能拉动有效投资,又能补齐民生短板;兜牢基层“三保”底线,通过精准转移支付和税收优惠,为地方财政“减负松绑”,确保公共服务不掉线。货币政策要在“适度宽松”中求精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用好结构性工具定向滴灌,让金融活水更多流向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领域,既解企业燃眉之急,又培育发展新动能。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下半年视实际情况需要,宏观政策有可能在稳增长方向出台新的重大增量措施。其中包括实施更有力度的降息,财政政策“三箭齐发”——上调财政赤字率、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提高新增专项债额度,以及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
在王青看来,这些政策措施能够有力提振内需,充分对冲外需放缓带来的影响,确保全年实现“5.0%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考虑到我国政府负债率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处于偏低水平,以及当前物价水平偏低,这些方面都有充足的政策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未再直接要求“适时降准降息”。王青认为,这是源于上半年宏观经济稳中偏强,近期外部经贸环境保持稳定,5月降准降息落地后,当前处于政策观察期,出台包括降息在内的新的大规模增量政策的迫切性、必要性下降。
朱克力分析称,当前社会融资成本仍有下降空间,央行可能通过降准、降息或结构性工具引导利率下行,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转型等领域。同时,货币政策会更注重与财政政策配合,避免“单兵突进”导致政策效应打折扣。
在朱克力看来,未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会形成“双松”格局,但节奏不一样,货币政策侧重“精准滴灌”,财政政策侧重“托底加力”,两者协同将更注重效果评估,避免资源错配。
市场观点普遍认为,在“稳中有进”预期下,“持续发力、适时加力”的宏观政策定调和“有效释放内需潜力”的具体部署,既延续了政策的连贯性,又预留了应对变数的弹性空间。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战略支点。会议聚焦“有效释放内需潜力”,部署“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既立足当前稳消费,又着眼长远育动能,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首。
朱克力告诉记者,会议强调释放内需潜力,核心是应对外部不确定性,通过扩大内需稳定经济基本盘。当前内需不足主要体现在居民消费意愿偏弱、服务消费占比偏低、民间投资活力不足等问题上。释放内需潜力不是简单“刺激消费”,而是通过改善民生、优化供给、激发活力,形成需求与供给的良性循环。
扩大消费要兼顾“商品”与“服务”。数据显示,上半年,汽车、家电、手机等数码产品、家装、电动自行车5大类消费品以旧换新合计带动销售额超过1.6万亿元,超越2024年全年销售额,彰显了商品消费的强大韧性。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认为,提振服务消费要从需求端的收入保障和供给端的质量提升同时发力,通过系统性政策组合推动服务消费实现高质量发展。
消费增长的根基在民生。“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这一要求深刻揭示了民生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受访专家认为,这种“民生投入—消费释放—经济增长”的正向循环,是内需潜力最持久的动力源。
王青预计,未来可能上调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资金额度,在全国层面发放消费券和消费补贴,将促消费范围扩大到包括旅游、出行等在内的服务消费和一般商品消费,财政与金融政策联动,对重点领域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等政策。
服务消费作为新的增长点,朱克力预计,未来会出台政策支持文旅、养老、教育、医疗等领域,比如降低文旅行业税费、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推动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