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信银行变更董事长,2024年净利下滑超两成,数字技术能否撑起转型重任?
创始人
2025-07-31 19:03:43
0

7月11日,中信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百信银行”)发布变更董事长的公告。公告显示,该行董事会选举谢志斌担任非执行董事、董事长一职,任职资格尚需监管部门核准。

此前在2024年9月,该行第二任行长寇冠的任职资格获批。

在一年时间内,轮番更换行长与董事长,或对其稳健经营产生一定影响。

百信银行在2017年11月18日正式开业,是我国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由中信银行和百度旗下公司联合发起成立,产品主要包括财富管理、消费金融、产业数字金融、票据业务和生态金融等五类。

2020年,该行通过A轮增资,注册资本增至56.34亿元,并引入外资股东——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

增资后,中信银行的持股比例从70%缩减至65.69%,但依旧是该行第一大股东。

图 / 百信银行股权结构情况(

来源:天眼查)

从业绩表现来看,该行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增速连续三年下滑,分别为149.41%、30.25%、-23.72%。2025年一季度,该行营收同比增长25.2%,而净利润却同比下滑11.95%,总资产较2024年末减少了27.09亿元。

近年来,数十家直销银行App已进行整合或下架,源自与手机银行的同质化竞争。在此形势下,百信银行能否走出差异化的直销银行变革之路?数字技术能否扭转盈利下滑困局?新高管到任将如何推进战略转型?

1

迎来第三任董事长,

去年首任行长刚离场

百信银行董事会选举的新任董事长谢志斌,管理经验丰富,在中信银行任职超过6年。

图 / 百信银行发布关于变更董事长的公告(来源:百信银行官网)

从履历来看,谢志斌出生于1969年,曾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担任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等职务。近年来,他在政府部门和金融体系内担任的职务如下:

2014年-2015年:担任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副市长(挂职)

2015年7月-2019年1月:担任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2019年2月-2019年6月:担任中信银行党委委员;

2019年6月之后:担任中信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回首百信银行的前两任董事长,可发现均具备中信银行的从业背景:

第一任董事长李庆萍,从该行2017年11月开业算起,到2022年3月卸任,任职4年多时间。2016年7月,李庆萍升任中信银行董事长,曾同时担任中信银行与百信银行的董事长。

第二任董事长吕天贵,原银保监会在2022年10月核准其董事长的任职资格。2025年4月初,吕天贵辞去百信银行相关职务,任职2年多时间。

吕天贵同样是一位中信系统老将,历任信用卡中心总裁、零售银行部、私人银行部总经理、业务总监、副行长等职务。据多家媒体报道,吕天贵已任中信信托党委书记。

「子弹财经」发现,不仅是董事长一职,行长也在2024年更替。首任行长李如东的离任,或与“7年轮岗”监管规定有关,李如东目前担任中信消费金融董事长一职。

此后,副行长寇冠接任李如东,成为百信银行新一任行长。同时,寇冠还担任中信银行科技信息部总经理、科技运营中心总经理。

开业仅七年多的时间内,该行接连进行了三任董事长、两任行长的更替,引发外界猜测其经营稳定性。同时,高管均同时在中信银行任职,如何保持彼此间的业务差异化发展,是摆在新任高管面前的首要难题。

2

净利润同比下滑23.72%,

贷款平均利率高达7.8%

频繁的高管变动背后,百信银行正面临业绩下滑的压力。

从业绩来看,2025年一季度,该行营业收入达到13.86亿元,同比增长25.2%;净利润2.21亿元,同比下滑11.95%。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该行总资产1145.81亿元,相较2024年末的1172.9亿元,减少了27.09亿元。

「子弹财经」梳理了该行过去五年的经营数据,发现其经营面临考验。

首先,从盈利能力来看,该行营业收入从2020年的17.23亿元增长至2024年46.26亿元。然而,营收增速在2022年至2024年连续三年回落,分别为32.35%、14.27%、2.02%。

净利润方面,该行2020年净亏损3.88亿元,当年净利润增速同比下降2064.02%,引发业界震惊。到2024年末,净利润达到6.52亿元。

不过,在2022年至2024年,其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49.41%、30.25%、-23.72%,下滑趋势明显。

其次,从总资产规模来看,在2024年末,百信银行总资产增至1172.9亿元,达到千亿级规模。然而,2022年至2024年的总资产增速持续下滑,分别为22.06%、16.08%、4.25%。

最后,从资产质量来看,该行的不良率从2020年的1.65%降至2023年的1.36%,但2024年增至1.5%。拨备覆盖率从2020年的229.36%增至2023年的303.76%,2024年回落到264.69%,处于近五年较低点。

联合资信在评级报告中指出,百信银行2023年消费贷款不良率攀升至1.41%,成为资产质量承压的主因。

在盈利模式上,百信银行高度依赖利息收入。2022年至2024年,利息净收入占比分别为94.35%、91.91%和91.53%。

在贷款结构上,该行以消费贷款为主,但规模占比逐年下降。据联合资信发布的《百信银行2024年跟踪评级报告》,2021年至2023年该行消费贷款占比分别为87.55%、84.09%、79.16%。

2024年报披露,该行综合消费贷款总额为642.92亿元,贷款总额占比高达79.97%。

图 / 联合资信《百信银行2024年跟踪评级报告》、百信银行2024年报

为何消费贷款规模占绝对优势?联合资信报告指出,该行消费贷款产品包括自营贷款和平台贷款两类。

其中,平台贷款的本质是联合贷款。成立初期,该行快速拓展线上消费贷款的流量合作平台,包括百度、小米、滴滴、爱奇艺、51信用卡等头部平台。同时,该行曾与宁波银行、徽商银行、中邮消金等金融机构开展合作。

然而,自2020年原银保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该行逐步压降助贷业务比重。截至2023年末,该行平台合作贷款余额319.67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8.94%,占消费贷款比重为48.43%。

偏重消费贷款的百信银行,贷款利率处于何种水平?

「子弹财经」翻阅年报发现,该行2024年发放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63.3亿元,发放贷款及垫款净额807.04亿元,若以此测算,其贷款平均利率高达7.8%。

人民银行披露,2024年12月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3%左右。百信银行的贷款定价偏高,原因在于缺乏线下网点,导致客群下沉、信用资质较差,因此以高定价覆盖坏账风险。

2024年,该行净利润同比下滑超两成。此外,过度依赖利息收入和消费金融规模增长,为其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风险隐患,种种问题正倒逼其重新审视发展战略,必须加快业务转型。

3

转型产业金融,

数字技术能否

扭转盈利下滑局面?

百信银行在制定的《2024-2026年战略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提升产业金融业务占比。

从消费金融转向产业金融,是其战略转型路径。

目前,该行构建出“产业数字金融”服务品牌,涵盖三类产品:一是小微融资产品“百兴贷”、二是汽车金融产品“百车贷”、三是票据融资产品“百票贴”。

2024年年报披露,该行普惠小微贷款规模达91亿元,较年初增长45.43%。同时,产业金融业务余额超200亿元,增幅达37.32%。

作为一家强调AI驱动的数字银行,百信银行持续加强大模型与数字技术投入,以此驱动产业金融变革。

在大模型方面,该行2025年6月中旬上线了“灵犀”智能体,覆盖信息查询、业务办理、业务营销、服务指引4大类20余项业务功能,通过智能交互来提升线上小微融资的用户体验,并以小微信贷风控建模来降低审核成本。

从产业金融客户数、小微贷款利率来看,大模型并未带动小微金融业务的利润快速提升。

一方面,该行产业金融用户数62.47万户,同比增长132%。然而,新市民特征用户数近6000万户,占总用户数比例超过一半,可见大模型对小微客户数增长的作用有限。

另一方面,该行在《2023年ESG报告》中提及,2021年至2023年的小微贷款利率分别为7.28%、7.16%、6.75%,未披露2024年利率水平。

但从行业来看,大中型银行2024年报披露小微贷款平均利率持续下滑,譬如:交行低至3.23%,建行与招行分别降至3.54%、4.22%。

大模型需进一步赋能智能风控管理,以更优惠的贷款利率实现小微信贷规模增长。

图 / 百信银行2024年产业金融经营成果(来源:百信银行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图 / 百信银行普惠小微金融发展情况(来源:百信银行2023年ESG报告)

在数字化技术方面,百信银行与中信银行2023年联合申报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普惠信贷服务”项目,已入选人民银行监管沙盒。该项目运用大数据、隐私计算与AI等技术,优化普惠信贷风控模型,推进大数据风控能力。

项目预期规模为年服务个人客户约10万人,小微客户约1万户,授信金额约50亿元。可以看出,数字技术成为其业务创新的抓手,但对于小微客群的开拓数量有待增强。

「子弹财经」发现,百信银行2023年发布了《商业银行数字化成熟度评估模型白皮书》,提出转型的七项数字化能力,分别为战略与组织流程建设能力、连接与在线能力、数据能力、智能能力、云化能力、敏捷能力和安全能力。

在产业金融方面,该行提出三阶段的演进方向,即公司金融、供应链金融和数字产业金融。

图 / 百信银行提出的七项数字化能力(来源:《商业银行数字化成熟度评估模型白皮书》)

百信银行对于数字化转型和大模型的认知较深,但数字技术难以支撑业绩增长,主要受到大股东中信银行的影响制约。2025年初,该行进行了Logo变更,增加“中信”二字,展现出中信控股的深意。

图 / 百信银行2025年变更LOGO(来源:百信银行)

不过,未来若想扭转业绩下滑局面,百信银行必须形成独有的产业金融发展战略,降低对股东方的资源依赖,广泛拓展产业端的合作伙伴,打造出产业金融生态圈。

4

小结

百信银行成立7年多以来,3任董事长的更替引发热议。同时,净利润在2024年同比下滑23.72%,折射其消费贷款快速扩张后的转型难题。

面对传统银行与持牌消费金融的两面夹击,百信银行在新三年战略中明确转型重心,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今后应从两方面寻求突破口:

第一,优化小微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产品体系,构建特色品牌。同时,运用数字技术来压降贷款利率,并拓展支付结算、财富管理等服务,提升综合收益。

第二,摆脱对股东方的资源依赖,构建产业金融生态圈。目前,该行业务经营具有浓重的中信银行色彩,必须坚持独立法人银行的定位,走差异化的产业金融生态之路。

展望未来,新任董事长能否带领百信银行实现业绩突破?产业金融转型还有哪些障碍?「子弹财经」将持续关注。

*文中题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有色金属董秘:紫金矿业董秘郑友...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数据显示,截止7...
149亿买临床前管线!石药口服... (来源:求实药社)2025年7月30晚获悉,石药集团发布公告,称集团已与Madrigal Pharm...
马尾造船签署2艘9000吨特种... (来源:中国水运网)转自:中国水运网7月29日,福建船政旗下马尾造船联合北京中远海运船舶贸易有限公司...
中金基金邢瑶休产假,陈序代为管... 近日,中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关于代为履行基金经理职责的公告。公告显示,旗下中金优选长兴稳健6...
玻思韬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启动... 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数据显示,广州玻思韬控释药业有限公司的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在中国健康成...
做好中小连锁药店数字化小帮手,... 近日,中小连锁药店圈刮起一阵即时零售“网校”风。7月31日下午三点,正值药店客流空档时间段,店员们悄...
产学研共促行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 7月29日,北京市营养学会口服美容营养分会成立大会暨口服美容营养成分科普手册发布会,在北京大学医学部...
“必须团结一致维护规则”,法总... 欧盟与美国此前就双方贸易问题达成框架协议,除了征收15%的关税以外,欧盟还承诺购买美国7500亿美元...
梦百合、左右家居跨界开酒店,醉... (文/孙梅欣 编辑/张广凯)面对行业整体下行的大背景,多家软体家居企选择通过“开酒店”的方式进行跨界...
华东医药超 12 亿元引进,「... (来源:求实药社)7 月 31 日,CDE 官网显示,华东医药依达拉奉片(研发代码:TTYP01)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