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每月第三个星期六,张家港市的村、社区便迎来一群特殊的“倾听者”。自2025年6月起,张家港市政协创新推出“委员接待日”活动,组织全市政协委员常态化下沉到279个村(社区),依托“海棠解忧·民生面对面”平台,听民声、解民忧,让“人民政协为人民”的理念在港城落地生根。
张家港市政协将“委员接待日”作为强化委员主体作用、提升履职质效的重要抓手。活动严格遵循月度安排,确保委员深入基层、服务为民成为常态。活动开展以来,委员们不仅宣传政策、调解矛盾,更结合自身专长开展便民服务,将履职答卷写在群众心坎上。
“一辆大客车堵在路口两年,进出视线受阻,还出过事故!”今年4月,范庄社区居民在“委员接待日”上痛陈困扰。这条位于东环路与城北路交叉口附近的公共通道,因一辆逾期未检的大型客车长期占道,成了居民出行的“肠梗阻”,甚至引发过交通事故。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张家港市政协迅速将该诉求转至市委社工部。5月专门召开2次专题会议,由社工部牵头,公安、城管、属地街道等10余家单位协同作战,查明车辆归属并制定处置方案:先依法告知车主限期移车,逾期则联合执法进行拖移。多部门联动下,这桩困扰居民两年的“老大难”问题终于得到彻底解决。
“委员接待日”如同一个支点,撬动了政协委员优势资源与基层治理需求的精准对接,涌现出一批务实为民的生动实践。企业家委员陈烨在接待日中得知德丰社区充电棚建设资金短缺,当即通过市慈善总会捐赠2万元定向援建;锦丰镇委员林源、王皓琼深入调研,多方协调,成功帮助8户少数民族新市民子女秋季顺利转学入读公办学校;工商联界别“委员之家”联动多部门送政策上门,打造“益企联心”政策讲堂,开课10余场惠及企业超400家;凤凰镇委员将履职“摊位”搬进“河阳好市”市集,提供政策咨询、非遗推广、扫码议政等贴心服务;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政协工委发起“点亮微心愿”活动,委员们认领并实现了包括残疾人出游、老人集体生日会、青少年“心愿书单”等100个特殊群体的“微心愿”,传递城市温度……
从解决久拖不决的“堵心路”,到援建便民充电棚;从护航企业发展到关爱特殊群体入学,“委员接待日”已成为张家港市政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品牌。数百名委员的脚步穿行于街巷阡陌,将履职阵地延伸到群众家门口,不仅畅通了社情民意“直通车”,更架起了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为港城基层治理增添了政协活力。
肖丽娜
上一篇:银行理财产品试水浮动费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