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马薇 通讯员 孙倩茹
盛夏时节,万物竞发;太湖之滨,广聚民声。
今年6月,首届“无锡人大开放月”活动在无锡广泛开展。全市各级人大机关敞开大门,邀请市民代表“走进人大·共话民主”,用一帧帧鲜活的“开放”画面,“拼”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图景。
“开门”履职,民主参与探索“新机制”
“人大开放月”期间,市民群众参与的热度空前高涨。
6月23日,“四方代表”参加无锡市人大常委会视察调研活动,边看、边听、边问、边议,对民生实事项目提出“金点子”。
6月27日,15位由新闻媒体工作者、网络大V、社区工作者、新市民等组成的市民代表旁听了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并赴大运河岸线相关整治提升工程、无锡人大代表之家考察参观,与市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面对面”交流、分享感受。
“在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聆听今年市人代会票决的10项43件民生实事项目的最新进展,感受到人大履职监督下,民生实事项目实实在在的成果。”社区工作者虞亚云受邀参加开放活动,对这种“零距离”走进人大会议、沉浸式参与人大工作的体验有感而发。
大门为群众打开,从“初识”到“熟稔”,从了解到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无锡具象化。据悉,“开放月”期间,仅市人大就开展了13场专题活动,先后共邀请200多人次人大代表和600多人次市民群众深入参与。各市(县、区)和镇(街)人大同步开展1200多场专题活动,吸引3800多人次各级人大代表和8600多人次基层市民群众参与其中。
“‘开门’履职,邀请市民代表‘走进人大’参与履职过程,正是无锡人大拓宽民主参与渠道、深化履职公开、讲好人大故事的创新尝试。”无锡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立体”解忧,服务群众绘就“热力图”
“走进人大”最直接的“入口”在哪?莫过于跟着人大代表一起热议“关心事”、共商“烦恼事”、解决“身边事”。
6月24日,作为“无锡人大开放月”的重要活动之一,2025年第二期“人大代表议事厅”开进尚贤湖基金PARK路演中心,11位市民代表应邀“入厅议事”,围绕自身关心的创业、贷款、消费等身边事刨根问底。
共商共议、为民解忧,是“人大开放月”的创办初衷,更是无锡人大履职的亮眼底色。无锡市人大常委会连续3年累计举办10期“人大代表议事厅”活动,聚焦社会热点、群众关切,邀请市民代表走进议事厅、聆听关切事、议出获得感。
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品牌平台——“132、找代表”热度持续攀升。“毛代表,小区广场晚上广场舞喇叭声太响,有没有什么好办法管理一下?”“吴代表,洋溪河沿岸整治提升后,停车空间是如何规划的?”6月“人大开放月”期间,全市1408个基层代表“家站点”打开大门,邀请群众与人大代表、职能部门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绘就一幅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新图景。
督办代表议案建议集中彰显了人大履职为民本色。6月19日,市民代表应邀走进“和美乡村规划会”,亲历市人大常委会深入一线、倾听民意的创新实践。与此同时,市民代表走进学校,与人大共同督办今年年初市人代会上提出的关于中小学生午休“舒心躺睡”重点建议。
“无锡人大开放月”到底给群众带来了啥?“以前觉得人大代表远在大会堂,现在代表就在小花园、楼道口和我们拉家常、解难题。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也服务人民。”一位市民代表说。
守正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更鲜活了”
6月3日,88名党校进修班学员走进无锡人大代表之家,专场参观“辉煌历程 伟大实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无锡的实践历程展”。“很震撼、很生动,更加坚定了根本政治制度自信。”一位学员感慨道。
镜头转向江阴市周庄镇山泉村,一场“走进立法联系点”活动邀约文艺工作者、锡剧迷、非遗传承人、锡剧院团为锡剧保护传承立法建言献策;在梁溪区清名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代表和群众热议“低空经济”立法;走进惠山区阳山镇安阳山村基层立法联系点,人大代表搭建连心桥,将司法服务送达桃农手中。
新吴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以人大代表身份回选区联系选民群众;滨湖区人大邀请政府部门负责人、法官、检察官、律师一同走进代表“家站点”接待群众;锡山区用“十个邀请”细化“人大开放月”活动,让市民代表深度参与立法、监督全过程。
一幕幕“有温度、有力度、有回应”的参与场景,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无锡“更鲜活了”。
“人大开放月”期间,无锡市各级人大有效收集到176条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关切的真知灼见和2800余条意见建议,通过纳入人大监督意见和调研报告、交办问题清单、专题反馈部门等途径已全部进入办理流程。
“人大开放月”有时限,人大“开放”无止境。无锡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无锡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重要抓手,“无锡人大开放月”活动打开了人大工作问计于民的“窗口”。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推动形成“参与—反馈—改进”的良性循环,不断提升履职透明度、公信力和影响力,为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下一篇:吉顺丝房 旗袍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