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杨卉 每经编辑 文多
7月25日晚间,中国中免(SH601888,股价66.37元,市值1373亿元)披露上半年业绩快报:营业收入为281.51亿元,同比下降9.96%;归母净利润为26.00亿元,同比下降20.81%(以上均为初步核算数据)。
去年,中国中免全年业绩同比下滑,其中来自海南的营业收入同比减少27.13%。但在今年上半年,公司称海南离岛免税销售呈现企稳态势,公司在当地市场的占有率同比提升近1个百分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伴随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时间敲定,近期中国中免股价有所上涨,上周(7月21~25日)股价涨幅为8.41%。
营收、净利润同比双降
对2025年上半年业绩的同比下滑,中国中免称,上半年公司业绩持续承压,不过公司也加速推进战略转型发展,在深耕免税业务的同时,拓宽“免税+”边界,用独家、首发、联名定制产品激发消费活力,推动自有品牌“中免健康”创新发展。
此外,中国中免还表示,上半年海南离岛免税销售呈现企稳态势,公司在当地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近1个百分点,存货周转率同比增长10%。下一步,公司还将推进战略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中免的业绩在去年就已出现同比下降。
2024年,中国中免营业收入为564.74亿元,同比下降16.38%;归母净利润为42.67亿元,同比下降36.44%。对此,中国中免给出的原因是:“受市场环境及行业周期等多重因素影响。”
从产品类型角度来看,2024年中国中免免税商品的销售收入同比减少了12.58%,有税商品的销售收入同比减少了23.49%。
利好政策有望带来机遇
作为最早拿下“全免税板块”的企业,中国中免一度凭借牌照优势而一枝独秀。
随着旅游业的逐步恢复,去年中国中免也成功中标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1航站楼出境免税店、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出境免税店、山东港口青岛邮轮母港客运中心出境免税店等10个机场及口岸免税项目经营权;还推进了原有市内免税店的转型升级。
除了机场免税业务和市内免税业务,在海南的布局也是中国中免的“重头戏”。不过,这块业务近期也在承压。2024年,中国中免在海南的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了27.13%。
从市场大环境来看,海口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为309.4亿元,同比下降29.3%;购物人数为568.3万人次,同比下降15.9%;购物件数为3308.2万件,同比下降35.5%。
中国中免在财报中表示,海南离岛免税销售承压与台风“摩羯”自然灾害、出境消费分流、国货品牌挤压免税市场份额以及客群更加追求性价比等因素有关。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7月2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关于海南自贸港封关的具体时间,经党中央批准,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消息发布次日(7月24日),中国中免股价最先飙升,直接拿下涨停板。不过,此后两个交易日,中国中免股价分别下跌3.94%、2.47%。
据悉,现阶段海南自贸港的封关政策措施具体可以概括为“四个更加”:实施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实施更加宽松的贸易管理措施;实施更加便利的通行措施;实施更加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在业内看来,这将直接利好免税业态。
东方证券研报指出,中国中免在三亚国际免税城一期的有税商店已开通境外旅客办理离境退税。6月开业的厦门市内免税店,增设了国潮专区,精选国潮香化、醇香美酒、生活美学等核心品类,也成功落地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未来来华的境外旅客,有望在公司更多线下门店享受免税+离境退税的一站式购物便利。
目前中国中免邀请泡泡玛特在三亚国际免税城设立了快闪店,之前的2024年度中免年终盛典活动,公司也携手泡泡玛特热门IP星星人同消费者进行互动。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创新推出“免税盲盒”,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与海南省中医院跨界携手,创新“健康养生+免税购物”的特色消费场景。未来,公司将进一步通过“实体场景+IP联动+社交运营”三轨并行来发掘市场消费潜力,打造沉浸式、社交型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