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参考报)
财政部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总体来看,财政运行总体平稳,部分行业税收表现良好,财政支出力度持续加大,重点领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财政部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实施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结构持续优化
税收收入逐步回升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上半年发力明显,有力推动了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税收收入逐步回升。从4月起,月度税收收入连续3个月同比保持增长。主要税种增长平稳,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税收表现良好。”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唐龙生表示,同时,非税收入增幅回落,5月、6月非税收入分别下降2.2%、3.7%;31个省份中,27个省份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也实现了增长。
“这一方面反映出我国的财政收入结构在进一步优化。”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李旭红认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新旧动能的转换逐步释放出活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税源,促进税收收入随经济增长而提升。
展望下半年,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袁海霞表示,一方面,应用好用足既定财政政策工具,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加快财政支出节奏、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另一方面,可视经济运行情况,考虑继续增发特别国债、加大专项债收储力度、成立房地产收储专项基金、设立稳外贸基金以及增发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及时扩内需、提信心。
保民生促发展
重点领域支出更有力
财政支出方面,“考虑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及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后,广义财政支出同比大幅增长8.9%,为2023年以来最高水平,完成预算进度快于去年同期,支出发力明显。”袁海霞表示。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保障和就业、科学技术、教育、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同比增长9.2%、9.1%、5.9%、4.3%。
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副司长葛志昊介绍,财政部门将社会保障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领域,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今年,中央财政已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4亿元,下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566.8亿元。同时,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加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有效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成本,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优先目标,推动稳住就业基本盘,记者了解到,各地今年以来保障支持力度持续加码。同时,围绕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等,财政资金也不断加大保障力度。
“下一步,财政部门将紧盯老百姓急难愁盼,继续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安排的‘民生含量’,织密兜牢人民生活‘安全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葛志昊表示。
继续“用好用足”
政策发力尚有空间
消费品以旧换新是今年提振消费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在提振消费方面还有何考虑?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吴盖表示,将切实做好资金下达。“近期,财政部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测算确定了各地区2025年资金规模,并下达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90亿元,剩余资金将在10月下达。”吴盖称,下一步,将加快出台提振消费增量政策举措,引导地方提升消费环境,优化消费供给。一方面,支持部分人口基数大、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好的重点城市推广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打造更多消费新热点。另一方面,支持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部分重点消费城市,开展国际化消费城市建设,提升消费便利度和体验感。
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今年以来明显加快。上半年,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6万亿元,同比增长45%;各地发行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1917亿元,同比增长16%;投向领域进一步拓宽,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范围由原来17个行业扩大至22个。
财政部预算司一级巡视员、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主任李大伟表示,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做好政策实施跟踪评估,不断优化完善专项债券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政策效能,更好发挥专项债券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扩投资的积极作用。此外,财政部还将按计划如期完成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任务,切实保障“两重”、“两新”项目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