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沈焕娉 通讯员 黄妙妙
本报讯 记者从嘉兴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日前,浙江省2025年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小额资助项目名单发布,嘉兴市共有4个项目成功入选。其中,“宁静小区”建设志愿行动、“菱娃”生态研学志愿服务项目、“桥小萌”无废行动志愿服务项目为“一类项目”,数量占全省25%;生态赋能,“法”护海企——生态环境助企志愿行动为“二类项目”,全省仅5个地市有项目入选。
生态文明建设没有局外人,通过全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嘉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全市饮用水源地达标率实现从0到100%的历史性跨越,并连续5年保持100%达标率;PM2.5浓度10年间累计下降60%,空气优良率提升25.5个百分点,生态满意度连续3年名列全省前茅。
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如何满足新形势的需求?
在入选的项目中,“宁静小区”建设志愿行动尤为引人注目,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宁静小区”建设,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防控噪声扰民,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例如,平湖市当湖街道启元社区万家花城家和苑通过技防与人防双向努力,成功创建全市首批、全省第二批国家级“宁静小区”。小区内安装了专业的噪声监测设备,组成数智监测网,实时收集相关数据。同时,小区探索“自治+共治”模式,制定噪声管理制度,组建“静好”志愿服务队,开展日常监督和纠纷调解,有效减少了噪声投诉。
嘉兴港区南湾花苑也通过制定噪声管理公约、成立消音志愿服务队等方式,成功入选全市首批“宁静小区”。这些实践为解决噪声污染这一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提供了有效范例。“此次相关志愿服务项目的入选,不仅有一定的资金补助,也将为我市成立一支广泛参与的‘宁静志愿者’队伍提供强有力的号召。”嘉兴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仅如此,入选的“菱娃”生态研学志愿服务项目、“桥小萌”无废行动志愿服务项目以及生态环境助企志愿行动,分别从生态教育、“无废城市”建设和企业服务等不同角度,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还能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这些年来,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在嘉兴市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全市2600多名“民间河长”“民间闻臭师”成为日常生活中的生态环境监督员,环境公众参与度连续4年获得全省第一。
“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创新,完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体系,推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格局。”该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