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乌鲁木齐讯(全媒体记者 刘美惠子) “九师一六一团三号点位出现二级火险,预警区域林内可燃物较易燃烧、火势较易蔓延,请加强人防物防!”7月23日,一条来自兵团森林草原火险监测预警数字化平台的实时预警信息弹出,兵团应急指挥中心值守人员紧盯屏幕发出指令,九师白杨市应急管理中心随即启动响应机制。
作为我国西北重要的生态屏障,兵团拥有森林面积1434.86万亩、草原面积2975万亩,辖区分布广、跨度大、气候复杂,防火责任重大。近年来,兵团坚持预防为主、注重防救结合,积极运用科技手段筑牢森林草原“防火墙”,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与森林草原防火深度融合,构建起森林草原智慧防火预警监测体系。截至目前,兵团应急管理部门累计投入7500余万元资金,在各师市建成森林火险因子智能监测站333个,通过搭载的森林草原火险预警算法模型进行智能分析,实现火险分秒级预警和早期识别全覆盖,为救援力量精准投送提供了有力支撑。
“每个监测站都是24小时在岗的‘电子哨兵’。”兵团应急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监测系统可实时采集温度、湿度、风速等关键环境数据,预警平台接收汇集这些数据后,可对森林可燃物的易燃程度和蔓延趋势进行精准分级,将预警响应速度提升至秒级,有效缩短了监测预警和到场扑救的时间差,把火情控制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今年以来,兵团辖区火灾形势总体保持平稳,未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
在科技赋能的同时,兵团持续强化基层人防基础,着力打造“人防+物防”立体防控体系。一方面,将预警平台与2000余名一线护林员的移动终端直连,实现火情信息“秒级送达”,支撑兵师团连四级指挥体系高效运转,确保火情“早发现、早核实、早处置”;另一方面,在重点团场建设总长320公里的防火隔离带,新建改建防火道路437公里,形成“阻隔+通道”双重保障。
为强化源头治理,兵团还建立了多部门协同机制,持续开展林草重大火灾隐患动态清零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逐级建立隐患台账,压实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措施。在森林草原高火险期,兵团应急管理部门加大防火巡查、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力度,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今年以来,兵团累计排查整治火灾隐患200余处,开展防火宣传教育活动100余场次。
“我们将持续深化‘空天地人’一体化监测监管技术应用,通过科技赋能、制度保障和专业队伍建设,着力构建全域覆盖、全程可控、全时响应的智慧防火新格局,全力守护好西北生态安全屏障。”兵团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一篇:海北文化盛宴绽放西宁夏夜
下一篇:黄河岸边的铁血忠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