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呼和浩特发布
7月23日,呼和浩特市突发强降雨。为积极应对此次强降水,我市各地各部门全面压紧压实防汛排涝责任,坚守岗位,及时调度,快速响应,多维举措保障市民雨天出行安全。
面对雨情,呼和浩特市公交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以安全优先、精准调度、贴心服务为原则,全面筑牢市民出行安全防线。
市公交公司及早作好部署,在市四区主要路段、立交桥、隧道等易积水区域,提前安排管理人员与安全员现场值守,实时引导车辆缓行通过,严防车辆涉险事故发生。发车前,驾驶员对车辆制动、灯光、转向、雨刷等关键部件开展全面检查,确保车况稳定可靠。公司要求驾驶员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与操作规程,仔细观察积水深度,保持低速行驶,与前车保持安全车距,避免急刹、急转弯,做好预防性驾驶。
与此同时,市公交公司依托智能调度平台,联动气象、交管部门,实时获取小时雨强及路况信息。通过精准监控各线路发车间隔和客流情况,动态掌握运营状态,并根据道路积水和交通拥堵情况灵活调配运力,保障市民安全有序出行。
同日,呼和浩特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在接到市气象台预警信息后迅速启动应急响应,通过强化人员值守、落实物资保障等一系列举措,全力应对雨情。
各级负责人靠前指挥,驻点包保,紧急安排 120余名包保人员前往各防汛点位,强化巡查值守与应急处置。各属地部门也同步加密巡视频次,及时在车站出入口铺设防滑垫,定时上报降雨积水情况,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
据呼和浩特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安全监察部副部长丁志成介绍,目前,呼和浩特地铁在各站点及关键部位已配备了水泵、发电机、应急照明灯具等,出入口准备了防汛挡板、沙袋等物资设备。针对可能出现雨水倒灌的风险点,已提前在车站出入口安装防水挡板。工作人员则不间断地对车站、隧道、风亭等重点区域巡查,及时排查并消除安全隐患。
面对雨情,我市公安交管部门迅速行动,组织警力全员上路,在全市各主要路口、路段冒雨坚守,全力加强交通指挥疏导,保障市民雨天出行安全。
玉泉区交管大队采取定点执勤与流动巡逻相结合模式,重点加强万象城、石羊桥路、南二环快速路沿线等路口路段管控,延长执勤时间,强化疏导力度;土左旗交管大队在公铁立交桥等易积水点安排专人值守监测,积水达警戒水位后立即实施管控、引导绕行;新城区交管大队三中队在呼伦北路与北垣街路口等重点区域,针对湿滑路面和低能见度,加强指挥引导,规范通行秩序;赛罕区交管大队启动应急预案,全警出动在主要路口、易堵点加强巡逻值守与疏导。
市气象台发布强降雨预警后,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服务中心迅速响应,积极行动,全方位落实各项防汛举措,为城市安全度汛保驾护航。
据了解,市供排水服务中心依托先进的积水点监控平台,对重点区域管网水位、流量进行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测,实现雨情、水情早发现、早预警。根据实时监测数据,灵活调整人员配置,确保防汛力量精准投放,以全力保障城市排水系统高效运行,维持交通顺畅。
“在排水过程中,工作人员在积水路段设立警示牌、顶盖处设置围挡。并对积水严重的公铁立交桥采取了临时封桥、对积水区域加紧抽排泄水。截至7月23日20时,此次防汛共出动人员458人,车辆118台。”市供排水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据呼和浩特市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我市仍有大雨或暴雨,24小时北部中雨,中南部大雨;48小时北部大雨,中南部暴雨,局部可能出现大暴雨;72小时北部中雨,其余地区大雨。
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韩仙桃表示,截至23日15时,全市强降雨主要集中在北部和沿山一带。具体来看,全市有3个气象站监测到大暴雨,降水量超100毫米,28个站累计降水量达50毫米以上,另有37个站次出现短时强降水,每小时雨强超20毫米。目前强降雨区域主要集中在北部武川县,以及市区、土左旗的沿山地带。
“根据目前天气形势研判,受冷暖空气持续交汇影响,我市将迎来持续性降水过程,需特别注意防范。综合当前降雨分布和未来趋势,北部武川县、市区及土左旗沿山一带和中南部大范围区域是防范重点。”韩仙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