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该设备不仅可实现自动投料,还配有数据采集系统,可实时监控温湿度等,让养蚕全程可追溯。每台设备每批最多可饲养200张小蚕,预计年养10批。
目前,大通镇已建成核心示范桑园5000余亩,科学栽植嫁接桑苗约375万株,建成9个规模化养殖基地和1个智能化共育中心,蚕房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年产值可达1000多万元。科技赋能,让“蚕宝宝”靠数据“吃饭”,有望进一步提升养蚕效率。
本栏撰稿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浩煊
南充观察 吕芝姝
上一篇:辽艺话剧《天算》巡演开启
下一篇:“紧日子”里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