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杨俊钦
7月11日,走进位于四师可克达拉市的可克达拉银皓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到处都是紧张有序的生产场景:车间内机械臂精准运转,自动行车高效穿梭,高品质电石源源不断产出,运往附近的下游企业。
该公司坐落于可克达拉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一片镶嵌在塔克尔穆库尔沙漠南部的工业绿洲。2022年4月开工建设后,现代化厂房在这里拔地而起,硬件设备迅速到位,但地处边远地区的沙漠里,如何招引到所需人才,曾是该公司面临的头号难题。
可克达拉银皓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双管齐下:加大附近县市人才引进力度,强化内部培训,培养急需专业人才;同时大力推进智能化,打造优良工作环境,实现引育留用良性循环。自2024年8月投产以来,公司员工已增至270人,员工队伍稳定,普遍月工资超过5000元。
在中控室内,配电主操布艾节尔·库尔班江目光专注,鼠标在多块监控屏幕间快速切换。她熟练地调整计算机配料系统,精准设定石灰与焦炭的配比参数,确保原料稳定输入电石炉。
布艾节尔·库尔班江来自伊宁县,在首都师范大学化学专业毕业后,苦于伊犁河谷专业对口的企业稀少,曾远赴乌鲁木齐市从事房产工作。去年4月,得知“家门口”的可克达拉银皓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招聘,她立刻报名,成为一名配电主操,终于在家乡找到了专业对口、称心如意的工作。
“来到单位后,我们参加了3个多月培训,学到了很多配电方面的知识。现在,我干着喜欢的工作,还能就近照顾家人,非常满意。”布艾节尔·库尔班江说。
引才更需留才。可克达拉银皓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引进了出炉机器人、远程智能行车等先进设备,显著改善了作业环境,降低了作业难度,为员工营造了更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在电石车间,灼热的气浪从咆哮的电石炉涌出。出炉工叶尔兰·特列吾的身影在弥漫的橘红光晕中显得格外沉稳。他身着蓝色阻燃防护服,机械臂将炉中滚烫的电石液排出。曾在多家电石厂工作过的叶尔兰坦言,这里的自动化设备不仅让工作更安全,劳动强度也显著降低。
“相比过去的工作,这里环境非常干净,风险更小。在机械臂的帮助下,我们两个工人,能干相当于过去7个人的活。”叶尔兰·特列吾自豪地说。
走进凉爽宜人的中控室,行车工努尔帕提曼·巴依布拉正操作摇杆,精准抓取远处高温冷却车间的一块块巨大电石。
“在现场操作行车非常热,而且灰尘大。现在我们在中控室里远程操作,效率没有降低,但工作环境变得非常干净,温度舒适,让人心情愉悦。”努尔帕提曼·巴依布拉说。
在这里的生活同样暖心。可克达拉银皓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开办同心餐厅(汉餐)和同德餐厅(清餐),提供丰富多样的餐食,免费供应早中晚餐;新建两栋倒班楼,配备300个标准间,免费供各族职工住宿,往返企业也有班车接送;这里还建有占地380平方米的职工文化活动中心,经常举办各类活动,员工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深化与国内高等院校合作,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吸引周边劳动力,通过边就业边提升学历技能等模式,培养化工、电力、自动控制等专业人才,为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可克达拉银皓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经理时运刚说。
上一篇:老旧小区“蝶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