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河南省方城县是农业大县、产粮大县。2023年4月起,该县检察院启动为期三年的耕地保护专项行动。该院建立“检察官包村+网格化联络”协助机制,选派31名检察干警定点联系全县重点行政村,每月20日定期开展实地走访,同时聘请人大代表担任检察联络员,依托“益心为公”检察云App构建起覆盖全域的涉农检察人大代表监督网络。
2024年年底,该院在“益心为公”检察云App上收到志愿者贾涛发来的信息,称发现辖区有一些驾校、沙场、破损电线杆等侵占耕地,建议检察机关督促政府相关部门全面排查,采取措施,保护耕地安全。
收到信息后,经初步调查,方城县检察院立案,利用无人机对驾校、沙场等进行航拍巡查,固定违法侵占耕地信息。该院通过调查发现,全县140余处驾校练习场违法占用建设用地和耕地247亩。
针对驾校、沙场、通信公司违法侵占、占用耕地、建设用地的问题,2025年2月至3月,方城县检察院先后召开3场听证会,厘清各方的责任和义务。4月17日,针对不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该院向相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对违法侵占耕地、占用建设用地的现象进行整治。
方城县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高度重视,及时组建“问题”电线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及时组织电力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电信公司、豫广网络开展整治工作。5家公司根据检察院提供的“调查清单”,分别认领问题68个,对70余处电线杆和相关设施进行有序拆除。
该县交通运输局、自然资源局组织工程车辆共拆除了违法占地驾校场地129处,清理土地188.77亩,其中恢复耕种土地130.87亩。对有合法经营手续的驾校,积极协调补办合法用地手续。沙场、电力设施、游乐场等违法占地行为也得到全面整治,恢复耕地面积170多亩。
7月10日,方城县检察院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对该院办理的28件违法占地案件进行专项评查。人大代表深入田间地头,看着绿茵茵的花生田,纷纷感慨,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检察机关做得好。
河南省人大代表、方城县博望黄金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郑海鸥多次参加检察机关组织的保护耕地专项监督行动。她了解到,针对当前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问题,方城县检察院联合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制定耕地保护协作办法,建立季度会商、联合巡查制度。“这些举措都比较符合咱们农业大县的客观实际。”郑海鸥建议,检察机关还要持续深化“检察官包村+网格化联络”、人大代表担任检察联络员等制度,拓展线索来源,加大办案力度,切实筑牢耕地保护的法治防线。
上一篇:让高墙内的公正“看得见”
下一篇:群众“进一扇门解万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