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琼 实习生 张馨睿
7月9日,记者走进十师一八一团四连生姜种植基地,顺着田埂望去,成片钢架大棚在阳光照耀下泛着银光,棚内一排排生姜秧苗整齐排列,肥厚的根茎在泥土里悄悄拔节,舒展的枝叶翠得发亮,处处透着旺盛的生命力。
“去年连队试种30亩生姜,姜块品质特别好!”四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刘勇蹲在田边,笑着向记者介绍,“今年连队党支部一合计,扩种到70亩,你瞅瞅这长势,秋后保准能丰收!”
谁能想到,这片如今生机勃勃的土地,曾长期困在“种玉米、种小麦、种葫芦,年年就这点收成”的老路子里。“过去产业太单一,职工们想致富却没门路。”刘勇回忆道。
为打破这一僵局,一八一团党委班子带着连队党员代表专程跑到山东省取经,最终盯上了适应性强、效益高的生姜种植。试种一年便见成效,亩产效益比传统作物翻了几番,让大伙儿看到了希望。
2024年,一八一团把生姜种植列为“党建+产业”重点项目。四连党支部主动牵头,引进金星(日照)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团队,从土质检测到姜种选种,每一个环节都做足了“功课”。经过一年的试种实践,不仅收获了优质生姜,更在种植管理、技术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后续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奠定了基础。
今年4月,四连党支部从山东省选育优质种姜,带领职工群众一起催芽育苗、移栽定植,后续的浇水、除草、施肥等环节都有党员带头干。
眼下正是生姜快速生长的关键期,四连“两委”成员和金星(日照)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技术员每天都要到生姜地里转一转,仔细监测土壤温度与湿度,密切观察每一株姜苗的生长状态。
“公司从下种到销售,全程给咱做技术后盾!”刘勇扒开一株姜苗根部的泥土,露出饱满的姜块,语气里满是底气,“你看这长势,平均亩产4吨没问题,按现在的市场价算,一亩地纯收入1万元!”
在团场的统筹布局下,生姜种植已从四连辐射到全团。该团玉露香梨种植基地大棚里,梨树下套种的生姜苗已蹿到50厘米高。该种植基地负责人张继伟蹲在棚里拨开叶丛,笑着数着藏在底下的姜芽:“这树下的空地可算用活了,光这一棚套种的生姜,就能增加不少收入!”
“生姜除了家庭食用,工业用量也很大,市场前景广阔。”一八一团党委书记、政委秦子郎说,“我们将围绕生姜特色种植产业,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逐步形成‘一连一品’特色产业布局,把一连、三连、四连打造成阿勒泰地区的生姜集散地,让‘小生姜’真正变成职工群众的‘致富姜’!”
下一篇:生态果园尽显“科技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