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通裕惠6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已发布,以下将对报告中的关键数据及信息进行深度解读,为投资者提供全面且具价值的参考。
主要财务指标:本期利润18,116,322.32元
本基金在2025年4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主要财务指标呈现如下态势:
主要财务指标 | 报告期(2025年04月01日 - 2025年06月30日) |
---|---|
本期已实现收益 | 18,116,322.32元 |
本期利润 | 18,116,322.32元 |
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 | 0.0033元 |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 | 8,007,953,436.97元 |
期末基金份额净值 | 1.0013元 |
本期已实现收益与本期利润金额相等,均为18,116,322.32元,因本基金采用摊余成本法核算,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零。期末基金资产净值达8,007,953,436.97元,期末基金份额净值为1.0013元 ,表明基金资产在该季度维持了一定的规模与价值。不过需留意,上述业绩指标未涵盖持有人认购或交易基金的各项费用,计入费用后实际收益水平会低于所列数字。
基金净值表现:近三月净值增长率0.34%,低于业绩比较基准
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及其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的比较
阶段 | 净值增长率① | 净值增长率标准差②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标准差④ | ① - ③ | ② - ④ |
---|---|---|---|---|---|---|
过去三个月 | 0.34% | 0.01% | 1.08% | 0.01% | -0.74% | 0.00% |
过去六个月 | 0.94% | 0.01% | 2.16% | 0.01% | -1.22% | 0.00% |
过去一年 | 2.29% | 0.01% | 4.40% | 0.01% | -2.11% | 0.00% |
过去三年 | 8.05% | 0.01% | 13.81% | 0.01% | -5.76% | 0.00% |
过去五年 | 13.79% | 0.01% | 24.06% | 0.01% | -10.27% | 0.00% |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 | 14.86% | 0.01% | 25.93% | 0.01% | -11.07% | 0.00% |
从数据可见,过去三个月基金净值增长率为0.34%,但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08%,差值达 -0.74% ,显示基金在该时段的表现逊于业绩比较基准。且从过去六个月、一年、三年、五年乃至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数据来看,基金净值增长率均低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表明基金长期业绩表现与业绩比较基准存在一定差距,投资者对此应予以关注。
投资策略与运作:封闭期配置高等级信用债
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
二季度经济展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生产需求总体平稳。生产端,1 - 5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9%;需求端,1 -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6%,制造业投资增长8.5%,不过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放缓,1 - 5月下降10.7%。对外贸易方面,5月份出口金额同比增长4.8% ,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宏观政策层面,4月政治局会议提出实施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均有相应举措。货币政策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政策利率等;财政政策则聚焦稳就业、稳企业等,加快政策落地,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券等。资金面整体处于平衡偏松格局,资金利率中枢水平逐步下降。
基金投资策略与运作
本季度基金结束第一个封闭期,进入下一个封闭期,投资配置以高等级信用债为主,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秉持持有到期的主要策略。在当前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下,该策略旨在追求基金资产的稳健增值,但需关注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等因素可能对信用债市场带来的潜在影响。
基金业绩表现:份额净值增长率0.34%,低于业绩比较基准
截至报告期末,基金份额净值为1.0013元,本报告期内,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0.34%,而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08%,基金业绩未能跑赢业绩比较基准。结合前文基金净值表现的长期数据,基金在业绩达成方面面临一定挑战,投资者需谨慎评估投资收益预期。
基金资产组合:债券投资占比69.19%
序号 | 项目 | 金额(元) | 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 |
---|---|---|---|
1 | 权益投资 | - | - |
3 | 固定收益投资 | 5,577,042,702.02 | 69.19 |
其中:债券 | 5,577,042,702.02 | 69.19 | |
资产支持证券 | - | - | |
4 | 贵金属投资 | - | - |
5 | 金融衍生品投资 | - | - |
6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2,101,568,568.71 | 26.07 |
其中:买断式回购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 | - | |
7 | 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 | 191,794,318.80 | 2.38 |
8 | 其他资产 | 189,594,346.81 | 2.35 |
9 | 合计 | 8,059,999,936.34 | 100.00 |
报告期末,基金资产组合中固定收益投资占比最大,达69.19%,金额为5,577,042,702.02元,全部为债券投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占比26.07% ,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占比2.38%,其他资产占比2.35%。基金资产配置以固定收益类为主,符合债券型基金的特征,不过需关注债券市场波动对基金资产价值的影响。
股票投资组合:本季度未持有股票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持有股票,亦未持有通过港股通机制投资的港股。这表明基金在本季度完全回避了股票市场的波动风险,但同时也错失了股票市场可能带来的收益机会,投资者应知晓该投资策略对基金收益与风险的影响。
债券投资组合:企业债券与中期票据占比较大
按债券品种分类的债券投资组合
序号 | 债券品种 | 公允价值(元) |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
---|---|---|---|
1 | 国家债券 | - | - |
2 | 央行票据 | - | - |
3 | 金融债券 | - | - |
其中:政策性金融债 | - | - | |
4 | 企业债券 | 763,965,726.00 | 9.54 |
5 | 企业短期融资券 | - | - |
6 | 中期票据 | 3,314,798,025.32 | 41.39 |
10 | 合计 | 5,577,042,702.02 | 69.64 |
债券投资组合中,企业债券公允价值为763,965,726.00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9.54%;中期票据公允价值3,314,798,025.32元,占比41.39%。基金对企业债券与中期票据配置比例较高,投资者需关注企业信用风险及市场利率波动对这两类债券价值的影响。
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五名债券投资明细
序号 | 债券代码 | 债券名称 | 数量(张) | 公允价值(元) |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
---|---|---|---|---|---|
1 | 102582365 | 25中铁股MTN002(科创债) | 3,000,000 | 299,807,060.15 | 3.74 |
2 | 102580032 | 25五矿集MTN002 | 2,000,000 | 200,959,099.52 | 2.51 |
3 | 112403176 | 24农业银行CD176 | 2,000,000 | 199,905,670.35 | 2.50 |
4 | 112406230 | 24交通银行CD230 | 2,000,000 | 199,868,697.07 | 2.50 |
5 | 112402076 | 24工商银行CD076 | 2,000,000 | 199,802,130.56 | 2.50 |
前五名债券投资明细中,25中铁股MTN002(科创债)占比3.74%,25五矿集MTN002占比2.51% ,其余三张银行CD占比均为2.50%。这些债券的发行人信用状况相对较好,但投资者仍需关注个别债券的特定风险及市场利率变动对其价格的影响。
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总赎回份额2,009,996,025.82份
项目 | 单位:份 |
---|---|
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 | 10,007,163,605.05 |
加:报告期期间基金总申购份额 | 0.00 |
减:报告期期间基金总赎回份额 | 2,009,996,025.82 |
报告期期间基金拆分变动份额(份额减少以 “ - ”填列) | - |
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 | 7,997,167,579.23 |
报告期内,基金总赎回份额为2,009,996,025.82份,无申购份额,导致期末基金份额总额降至7,997,167,579.23份。大规模赎回或反映部分投资者对基金业绩表现、市场预期等因素的考量,投资者需关注基金份额变动可能对基金运作及业绩产生的影响。
综合来看,财通裕惠63个月定开债券基金在2025年第二季度的业绩表现逊于业绩比较基准,资产配置以债券为主,且面临一定规模的赎回。投资者在决策时,应充分考虑基金的过往业绩、投资策略、市场环境及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谨慎做出投资选择。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