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邯郸日报)
转自:邯郸日报
本报讯(胡童格)近日,在永年区小龙马乡小龙马村,龙马书画院内墨香弥漫,一群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银发”长者共同挥毫泼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龙马书画院由“银发团体”组成,成立于2024年9月,成员有退休教师、书画手艺人和书画爱好者。他们见证过小龙马村从贫困到富足的转变,更关心传统文化在乡村土壤中的生长。看到许多年轻人不再熟悉毛笔、不解楹联典故,这些长者自筹资金,集体献力,携手创建了书画院,立志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土延续不断。
小龙马乡高度重视基层文化建设,从场地规划到活动支持,为书画院搭建起发展平台。来到书画院,随处可见老师们用心组织的书画课程。周末课堂上,银发老师们轮流教学,带孩子们执笔写字、临摹名篇,在点横撇捺中传授汉字书写之美,同时结合《论语》等国学经典,传递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他们耐心辅导,在细致讲解和示范中,把文化的种子悄悄种进下一代心田。
每逢春节,书画院更是热闹非凡。老人们挥毫泼墨,书写春联和年画,将自制的春联、年画赠送给全村村民,并为老党员和困难家庭定制祝福。村民们感受到不仅是新春的喜庆,更有节日里浓浓的乡土文化温情。
“文化是乡村的魂,丢不得,更断不得。”老人们常说。书画院院墙上,挂满了师生作品。这里没有个人功利与争名逐利,只有对传承的共同信念。老人们认为,只要能让笔墨的芬芳飘满村庄、让孩子们记得传统文化,这份集体坚守就有意义。
如今,龙马书画院已成为小龙马村乡土文化新地标,书画院的墨韵浸润着村庄日常。通过这支“银发团体”的执着与奉献,传统文化正深深扎根本土,实现代际传递。小龙马乡“银发共笔”行动,正以集体之力让文化之根更深厚,让乡村传统焕发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