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宁市政务服务大厅迎来一批特殊的新“员工”。十五名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和普通市民组成的“政务服务体验官”手持聘书正式上岗。这份聘书,表面是监督职责的委任,实则蕴含着政府治理逻辑的根本转向:管理者正从高台走下,不断融入办事群众的队伍。
过往优化政务服务的努力,多依赖内部检查或自上而下的流程梳理。这些做法固然重要,却常陷入自我审视的盲区,难以触及群众深锁眉头的真实痛点。西宁的创新,在于将评判权郑重交予服务的真正使用者。体验官以普通市民身份在线取号填表,以企业代表身份办理施工备案,以社区工作者视角协助长者操作智能终端。正是这种沉浸式的角色代入,让管理者真切感知了报表数据无法呈现的系统梗阻与流程痼疾。
发现问题仅是起点,有效解决问题才彰显制度的生命力。为确保监督实效,西宁市相关部门将建立“问题—整改—反馈”闭环工作机制,定期公开整改成效,确保意见件件有回应,凝聚合力共同打造“西宁店小二”营商环境服务招牌。制度的公信力,正是在问题受理、整改落实、结果反馈的完整链条中得以确立。
体验官制度的意义,远非优化几个具体办事环节所能涵盖。企业代表目睹负责人现场解难纾困,普通市民扫码评价后迅速收到整改反馈,政府的诚意由此转化为可触摸的信任纽带。权力的单向运行模式,在此被悄然改写。尤为关键的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监察、作风巡查以及企业负责人、群众代表等多元主体并肩参与治理的格局,清晰地宣告群众正从服务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规则的主动“共谋者”。
当体验官手持记录本,细致丈量办事流程中的每一处卡顿与等待,他们度量的不仅是时间的损耗,更是横亘于政府与市民之间那道无形信任沟壑的深度。将“用户思维”深植于制度设计的根基,让“挑刺者”的角色常态化运作,这比任何技术升级或响亮口号,更能诠释新时代政务服务的核心价值与灵魂温度。
政务革新之路,始于俯身倾听的勇气,成于解决问题的机制,终于信任之桥的构建。当管理者不再固守高台,而是躬身入局,与群众并肩同行,公共服务的航向才能真正校准至民心所向的彼岸。这份聘书,既是邀请函,也是宣言书,它宣告着一个更开放、更共治的治理新时代正在开启。
上一篇:艺科融合赋能高等艺术教育创新发展
下一篇:西宁开发区49个项目落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