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晨报)
转自:南京晨报
“我临近下班的时候才意识到车钥匙没拔,连忙赶过来,好在有你们帮忙保管。”7月9日19时许,在南京地铁7号线西善桥站警务室,市民徐女士从民警手中领回车钥匙时仍感到有些后怕。
在地铁站外的电动自行车海洋中,总有一些“马大哈”车主匆匆离去,却把车钥匙遗忘在锁孔中。如今,一个蓝白相间的“钥匙收养箱”正默默守护着西善桥站这些粗心车主的财产安全。自6月27日该站点实施“钥匙收养箱”机制以来,南京公交轨道警方已成功发现并保管6把被遗忘的电动自行车钥匙,实现了盗窃“零发案”。
受市民“电动自行车+地铁”特殊通勤方式的影响,南京一些地铁站,尤其是列车的起讫站外会常态化停放着大量的电动自行车,因车主忘拔钥匙而导致的车辆被盗警情也屡有发生。2023年3月,南京公交轨道警方的“钥匙收养箱”机制率先在日均停放超5700辆电动自行车的地铁经天路站试点,后又扩展至16个站点联合推广。今年6月底,这把象征守护的“钥匙收养箱”又传递到了地铁7号线西善桥站。
该站是岱山保障房片区10余万居民连接主城的关键枢纽,站外日均停放600余辆电动自行车,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停放区。然而在今年6月,该停车场区域连续发生了多起电动自行车被盗警情。管辖西善桥地铁站的天保站派出所了解情况后,对接属地派出所,主动延伸守护范围,于6月27日正式启用“钥匙收养箱”机制。
民辅警们每日在西善桥站内值守完早高峰后,便会来到站外展开“地毯式扫车”,对每一辆电动自行车进行细致检查。他们熟练地翻看挡风被、检查钥匙孔,一旦发现未拔钥匙,立即拍照登记车辆特征,将钥匙带回警务室妥善保管,并在车上悬挂提示卡。日复一日的“找钥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停车场的见警管事率。
据统计,短短13天内,警方便成功为6位车主保管了遗忘的钥匙,且自“钥匙收养箱”实施以来,该站点未发生一起电动自行车被盗案件。天保站派出所所长叶仕松在谈及这一变化时表示:“日均600辆车的体量虽远小于经天路的‘车海’,但群众财产安全无大小之分。一把被遗忘的钥匙可能就是一次盗窃的导火索。我们作为离停车场最近的警力,多走一步、多看一眼,便是多一份守护、多一份安心。”
从经天路站日均5700辆的庞大规模,到西善桥站日均600辆的中等站点,从单站试验到多站推广,“钥匙收养箱”的每一次延伸,都在为市民的财产安全增添一道防线。当警方将一把钥匙放入“收养箱”,不仅是为群众守住了价值数千元的交通工具,更是用主动担当、主动作为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深刻内涵。
通讯员 狄公宣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