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征程中,中国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以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半年答卷”。 今年上半年,公司钻井进尺达220.06万米,同比增加20.44万米,不仅超额完成生产任务,更屡次刷新纪录,为端牢中国能源“饭碗”注入了澎湃动力。
聚焦主业,锚定战略突破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作为肩负重任的能源企业,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始终秉持“干字当头”的理念,聚焦油气勘探开发主业,持续推动实现战略性突破。
为提升项目效率,公司组建了“四提”工作领导和执行小组,集聚五支专家团队,制定八大保障措施,持续总结推广各类施工典型经验与创新方法。今年上半年,钻井平均周期同比缩短7.7%,复杂故障时间减少12.1%,压裂施工效率提升6.2%,16项生产新纪录接连诞生,技术创新正引领行业实现持续跨越。
在页岩油开发这一关键领域,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技术攻关步伐不断加快。依托合成基钻井液、高温旋导等关键技术,结合“多井协同、全电驱压裂”等创新工艺,页岩油钻井周期从三年前的133天缩短至如今仅17天,为我国“东方页岩革命”打开了全新局面。
在难动用储量开发领域,公司持续推进典型工程经验复制推广。通过优化钻井参数、提升机械钻速、创新施工组织模式,成功激活沉睡资源。今年,难动用储量区42部钻机高效运行,累计完成进尺近80万米,新增产能34.75万吨,为国家能源增储上产注入了强劲动能。
科技引领,打造大国“硬核”
创新驱动是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发展的不竭动力。公司深耕鱼骨状分支井钻完井一体化、高效动力猫道等关键技术,成功推出大通径高抗扭钻具等40余项技术成果,持续突破“卡脖子”难题,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赋能最直接的体现是钻井周期极大缩短。正如一线员工所言:“以前打一口井需要20多天,如今最短只需2.5天。”这背后,是设备与工艺的持续升级,也是干部员工实干担当的真实写照。
智能化正成为油气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今年6月,公司自主研发的“Idrilling应龙”1.0系统正式发布,构建起“感知—决策—执行”一体化智能控制体系,实现了全流程智能优化,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智能坐岗、井场安全管控等数智产品为代表,“胜利天工”品牌正在引领油气工程迈入高效安全新时代。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向未来,公司正以创新为引擎、以实干为底色,聚焦能源安全战略任务,不断向更高目标迈进。无论是在祖国西部的荒漠井场,还是在东部沿海的深层勘探,一支支铁军队伍、一道道技术攻关、一次次极限突破,都是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坚守使命、服务国家的生动注脚。
上一篇: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是谁卧薪尝胆
下一篇:今起三日 成都持续晴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