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观新闻记者 刘帆
暑期以来,新建区铁河乡中心小学原本空旷的操场上,“躺”着一个人工搭建的“大口袋”,里面装有清澈凉爽的自来水。每天下午,孩子们在乡“五老”人员的带领下,有序前往这个搭建的橡皮拆装式游泳池练习游泳。
“头部前后运动。”“单臂上举,双腿并拢,双手向前伸。”学生们换上泳衣泳裤,带上五颜六色的游泳圈,跟着安全员学习漂浮、换气、蛙泳蹬腿等水域生存技能。“这份宝贵的学习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在陌生水域游泳的危险性,也学会了如何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学生熊梓祺说。
爱玩水是孩子的天性,游泳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项求生技能。为补齐乡村儿童暑期游泳培训资源短板,铁河乡关工委联合乡中心小学,充分盘活校园空间资源,搭建了一座250平方米的拆装式游泳池,同时每日安排2名“五老”人员和3名安全员值守,教授孩子们游泳技能,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通过“理论+实操”的沉浸式教学,提升青少年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为暑期安全再添一把“防护锁”。
一年一度的暑假,是青少年们享受假期乐趣的时光。为让青少年们度过一个快乐安全的假期,我市各级关工委积极行动,统筹谋划,通过“五老”志愿宣传、多部门联防联控等方式,充分发挥各县区关工委组建的防溺水巡防队的作用,以“疏”“堵”结合的方式,多措并举做好暑期预防青少年溺水宣教和巡查工作,用行动守护青少年的生命安全,守护每个家庭的幸福完整。
“如果发现有人溺水怎么办?”在南昌县蒋巷镇柏岗山村青少年活动中心内,两位身穿红马甲、鬓角染霜的“五老”志愿者指着宣传册上防溺水安全知识询问。孩子们纷纷举手,有的说向周围呼救,有的说拨打110,有的说找找周围有没有救生圈、竹竿、细长绳等救援设备。“大家说得对!可以想办法救人,但千万不要盲目下水救人!”孩子们争相回答后,“五老”张大爷补充道,“要牢记‘防溺水六不准’: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与此同时,在九龙湾天然泳场附近,来自红谷滩区九龙湖管理处渔业村和九龙明珠社区的巡逻队正头顶炎炎烈日,脚踏滚滚热浪,对“野泳”高发区、消暑纳凉河段开展定期巡查。“我们定期安排了‘五老’人员值班巡查,检查‘四个一’有无缺失,如果缺失的话,我们就及时补充,确保辖区内青少年不到危险水域游泳。”九龙湖管理处渔业村关工委工作人员曾令彭说。
自入夏以来,全市各级关工委每天组织“五老”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吹哨子、响喇叭等方式在水库边、河湖边、池塘边等地开展“打卡”巡逻。特别是在午后、傍晚等溺水事件高频发生时段,加密对辖区内水域的日常巡查防控力度,及时对下水游泳的青少年进行劝阻和教育,确保巡查无死角,安全无缺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