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好人民群众在交通出行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是党和政府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直接体现,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今年以来,淮安市淮阴区交通运输局党委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要求下属5个党支部选题打造“红色驿站”“蓝色卫士”“金色品牌”“黑色道路”“银发车卡”5个党建品牌,下决心办好群众急难愁盼之事,以交通之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用好“红色驿站”,解决司乘人员休息、补给等难题。交通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货车驾驶员连续4小时驾驶须强制休息20分钟,过往司乘人员也需要交通运输部门提供一定的服务区等场所和服务。区公路事业中心支部,以解决“停车难”“服务不便”等痛点堵点问题为己任,一方面组织党员干部在205国道徐溜治超点设立“红色驿站”,常年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泊车、加油、充电、休息、餐饮、补给等服务,省交通运输厅相关领导亲临驿站考察指导。另一方面利用南陈集道班闲置场地,增设司乘人员休息室、母婴室、充电桩等设施和交通、文旅导视图,建成张周驿站,为308县道、二河西堤过往司乘人员提供服务,着力打造道班、驿站、洪泽湖滞泄洪区疏导点“一地三用”服务品牌。
当好“蓝色卫士”,解决“两车”驾驶员维权难题。淮阴区与淮安市区一河之隔,人流、车流密集,出租车、网约车“两车”驾驶员本应有着不错的营运收益,但近年来周边县区一些“黑车”车主和少数网约车平台蠢蠢欲动,时不时来淮非法营运,影响“两车”驾驶员正常收入,引发“两车”驾驶员群体不满,投诉举报不断。区交通综合执法大队党总支选调优秀党员干部,组建“蓝色卫士”执法攻坚组,与周边县区交通执法大队开展“双城记”联合行动,常态长效整治“黑车”非法营运和网约车非法派单等违法行为。同时与京沪高速执法大队开展“高普联查”活动,高效查处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干道非法营运,坚决维护运输市场秩序和“两车”人员合法权益。
打好“金色品牌”,解决物流成本降低、增效等难题。畅通的交通网络、高效的运输组织、便捷的出行服务,能显著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和人员通勤时间成本,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局机关支部党员干部发挥“金牌服务员”“金牌招商员”作用,始终做到“不是在招商的路上就是在服务企业的路上”,深入全区交通运输企业和辖区大进大出企业,以“企企联动”“多式联运”“您说我办”等路径,解决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提升城乡交通一体化水平,消除区域交通瓶颈,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努力打造“运输成本最低”等“四最”营商环境。
建好“黑色道路”,解决农村群众通行、发展等难题。淮阴第一批建设的农村四级水泥路已有20余年,道路破损严重,影响老百姓通行和发展,群众要求道路提档升级和路面“黑色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区农路办和局综合计划科联合支部将农村道路提档升级工作作为今年党建与业务重点,在全区35个培育村有序提档升级农村公路,同步对乡村“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分批进行“黑色化”改造,环洪泽湖公路被中国公路学会评为“2025年度美丽公路”,促进了“交游”“交邮”“交能”融合发展,提升了农村道路品质和通行安全,巩固了“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成果。
办好“银发车卡”,解决老年群体乘车、进城等难题。顺畅、安全、便捷、经济的出行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交通运输部门按照市政府文件要求,为主城区65周岁以上老人办理免费乘车卡,赢得了城区老年群体的赞誉。但面广量大的农村65周岁以上老人未能享受到此政策,要求同步办卡免费乘车。区运输服务中心支部党员干部,多次深入主城区以外的11个镇街248个行政村调研,积极向区领导建言献策,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人民。6月下旬,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同意交通运输部门为全区65周岁以上老人办理免费乘车卡,进一步优化公交线路。
严健
上一篇:“咱守护的是千万人的回家路”
下一篇:共同谱写跨越国界的“光影交响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