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填报“一张表单”、上传“一套材料”即可办理子女入学申请;用“一杯咖啡”的时间能完成企业开办手续……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助力下,一件件关乎企业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实现了从“多部门来回跑”到“一件事高效办”的转变。
国务院办公厅昨天对外发布《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指出进一步发挥“高效办成一件事”牵引作用,推动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常态化实施,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加强部门协同与服务集成。
此次意见重点强调“常态化”推进和实施。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治理教研部研究员翟云指出,这是推动数字政府建设的有力抓手,必须依靠常态化推进。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孟庆国认为,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核心是推动政务服务从“分散式改革”转向“系统性重构”,以跨部门协同实现主题集成服务,这不仅是技术优化,更是政务服务理念的变革。
意见部署的举措包括:推进跨部门关联事项集成办理,压减整体办理时长和跑动次数,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网办理”;通过预约分流、错峰服务、潮汐窗口等方式动态调配服务资源,避免窗口过多过杂、忙闲不均;全面落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做好系统突发故障应急处置和人工兜底服务等工作……
翟云认为,意见部署的一系列举措有助于从“能办”转向“好办”“易办”,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此次意见部署的重要方面是,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扩围增效。复旦大学教授郑磊认为,意见鼓励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丰富拓展应用场景,有助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
意见还提出,探索从“一件事”向“高效办成一类事”拓展,开展特定人群、产业链发展等“一类事”集成服务。有助于实现相关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推动从解决一个诉求向破解一类问题转变。实现“一站式”集成服务,打破数据壁垒十分关键。专家建议建立集约高效的数据共享渠道,落实《政务数据共享条例》。
意见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提供智能问答、智能引导等服务。
专家建议,推动建立用户需求响应闭环机制,强化跨部门服务协作,破除行政壁垒;推动全国“一盘棋”发展,充分发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总枢纽作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贴近群众生活、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感受到政务服务温度和便利,让数字政府建设更显民意、更接地气、更具成效。据央视
上一篇:职业伤害保障扩大试点范围
下一篇:走进京郊给心情放个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