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衢州日报
记者 徐佩
粗心车主遗落巨款浑然不觉,洗车店夫妇面对从天而降的40万元巨款,毫不犹豫选择归还。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为他们颁发了“天天正能量特别奖”。他们用干净的双手和赤诚的心,证明了诚信的价值远胜黄金,在村口那间小小的洗车店里,书写了一段动人故事。
沙发上惊现40万元现金
“40万元是我们夫妻俩3年的收入,但别人的钱,我们肯定不能要。”6月27日下午,龙游县小南海镇下章村志荣超市旁的洗车店门口,一辆车刚驶离,53岁的叶月连一边在水龙头下清洗毛巾,一边向记者回忆起了那天发生的事情。
6月9日下午1点,隔壁村的袁先生驾车前来洗车,等待间隙,他将一个装有40万元现金的袋子随手搁在店内沙发的角落。待爱车清洗一新,他付完洗车费后便匆匆驾车离去,全然忘记了沙发上那个沉甸甸的袋子。
袁先生走后,叶月连夫妇收拾工具时,目光无意间扫过沙发——一个半敞开的包赫然躺在那里。
“起初还以为是哪个顾客落下的电脑包。”叶月连回忆道。然而,当她拉开拉链的瞬间,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眼前是满满一袋的百元大钞!“我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钱,吓得赶紧把袋子合上,不敢再多看一眼。”
面对这从天而降的巨款,丈夫林志荣显得更为镇定一些。他仔细清点了一下,发现袋子里的现金是5万元一捆,整整齐齐码了8捆,整整40万元!
“店里常有顾客落下东西,过后都会回来取。这位洗车的先生是熟客,我们认得。”叶月连说,他们本打算先把钱收好,等失主返回。然而左等右等,却不见袁先生身影。正焦急时,儿子的视频电话恰好打进来,叶月连便把捡到巨款的事告诉了儿子。
“妈,这么多钱放店里不安全,还是报警吧!”视频那头,儿子语气坚决地建议。
叶月连立刻拨打了110报警电话。很快,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仔细清点登记后,将现金带回派出所妥善保管。
婉拒厚酬,唯守本分
另一边,回到家的袁先生猛然发现装现金的袋子不见了踪影。“我第一反应就是落在洗车店了,赶紧回去找!”返程路上,他心急如焚:洗车店人来人往,这个袋子会不会早已被人顺手牵羊?各种不祥的猜测在他脑海中翻腾。
当晚,袁先生赶到洗车店。当叶月连告诉他钱已转交派出所民警时,他悬着的心才终于落地。
随后,经警方核实袁先生确为40万元现金的失主,这笔巨款当天便顺利物归原主。
叶月连夫妇拾金不昧的举动,让袁先生深受感动。次日,他特意带着2000元现金来到洗车店里表达谢意。然而,叶月连却执意推辞。在袁先生再三坚持下,她最终象征性地收下了100元,并笑着解释道:“这钱就当是给我老公买包烟抽吧!”
叶月连夫妇的行为,也获得了社会的认可。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为他们颁发了“天天正能量特别奖”。颁奖词中这样写道:“诚信无需惊天动地,它就在这些日常的抉择里:该拿的工钱一分不少,不该得的钱财分文不取。那些沾着水渍却一尘不染的双手,托起的是比金钱更沉重的道德重量。”
开在公交站旁的洗车店
林志荣和叶月连夫妻俩的洗车店,就开在自家两层小楼的一楼。小楼紧邻村道,楼下除了洗车店,还经营着“志荣超市”,售卖烟酒副食。店门口,便是下章村公交站台,时常有村民在此候车。
超市里常坐着聊天的老邻居们说,叶月连心细,看到等车的老人站久了,会从店里搬出凳子给他们坐一坐,等他们上车了,再把凳子收回。“他们夫妻俩人好,随和,我们没事就喜欢聚在这里聊聊天。”一位村民说。
洗车店安稳的营生背后,是多年的辛勤打拼。儿子年幼时,为了多挣些钱,林志荣曾踩着三轮车,走村串户地收购稻谷、芝麻、黄豆等作物,再转卖给加工厂,赚些微薄差价。后来条件稍好,才换了一辆老式拖拉机。家里还有田要种,有猪要养,夫妻俩就凭着这双勤快的手,一点一滴地攒下了建房子的本钱。
1999年,他们终于在村口马路边建起了这幢两层小楼,一楼开店,二楼安家。得益于便利的位置和路上渐多的车流,十多年前,看准了农村车辆增多的势头,夫妻俩便开起了洗车店。“生意还过得去。”叶月连说,清洗一辆车收费30元,大约耗费半小时。旺季时,两人一天能洗二十多辆车;眼下淡季,也能洗上十来辆。
“40万元现金,确实很多。”叶月连心里算得清楚:按现在的洗车量,这笔钱抵得上他们夫妻俩不吃不喝干上三年。
然而,巨额的诱惑丝毫未能动摇叶月连的心。“别人的钱,我们肯定不能要,昧良心的钱拿了心里不踏实。”她的语气斩钉截铁,“我儿子在部队工作,我们家可是‘光荣之家’!”说到这儿,她的脸上洋溢着骄傲。
村口车来车往,公交站旁人来人往。这间小小的洗车店,水流日日冲刷着车身的尘土,也仿佛涤荡着人心的浮华。林志荣和叶月连,这对守着“志荣超市”和洗车摊的平凡夫妻,用大半生的勤恳丈量着生活的厚度,更用面对巨款时那杆沉甸甸的“良心秤”,称出了诚信与善良最纯粹的分量。他们的双手沾满洗车的泡沫与清水,托起的,是比任何奖杯都更闪亮的“光荣之家”门楣,也是喧嚣时代里一份让人心安的精神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