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纵观当前的综艺市场,多档音综竞相角逐,以各异模式与星光争夺观众视线,但部分节目在流量的裹挟下降低了专业性标准,引发了舆论批评。音乐综艺如何在喧嚣的流量浪潮与纯粹的专业追求之间寻得平衡?这是一个需要行业深思的命题。
浙江卫视与优酷联袂打造的《闪光的夏天2》,以对音乐本真的敬畏凿开喧嚣。当华语乐坛标杆人物韩红携顶尖音乐班底以“闪光制作人”的身份坐镇,一场超越竞技、指向“唱跳创演”全方位能力的锻造计划就此展开,十组新声代也踏上了了一条淬炼“职业歌手”金律的硬核之路。
《闪光的夏天2》剧照(节目组供图)华语乐坛标杆坐镇,重塑“全能”金律
韩红的回归,带着重塑行业标准的使命以及对“专业歌手”的信仰,对“全面型音乐人”进行了唱功、舞台表现、创作理解、跨界融合缺一不可的极致追求。
专业性的彰显,首先在于行业顶尖音乐班底的倾力加持。韩红不仅调用个人演唱会全阵容乐手,更力邀曾为张艺谋电影《满江红》配乐的乐绚影视加盟。闪光助力官吴克群、大张伟亦倾囊相授创作与舞台经验,为新声代提供了接触行业最高标准的实践课堂。
节目中,导师们对音乐的严苛与匠心无处不在。他们紧盯每一次编曲推敲与排练细节,一针见血地指出症结所在,并给出精准可行的“药方”。例如李允儿在民歌与流行风格间转换生涩、曾比特偶有音准偏移、喻言离开舒适圈待突破、周震南唱腔切换稍显紧绷,以及巴邓顿珠在排练时耳返只戴一边的习惯被韩红当场严厉纠正:“这是非常业余的”……导师团逐字逐句点拨,紧盯编曲细节与排练效果,直击痛点并给出可落地的解决方案,皆指向了打破新声代能力短板、锻造适应多元舞台“六边形战士”的目标。
韩红对耳返佩戴这种“小事”的零容忍,恰恰折射出她对当下部分歌手专业素养缺失的痛心,以及她以严师之姿雕琢“全能型音乐人”的执着,期望着新声代从基础习惯到综合能力都臻于职业化。这深刻揭示了她心中“全面型歌手”的严苛标尺:不仅需唱跳演俱佳,更须对舞台呈现的每一个细节抱持极致掌控力与敬畏之心,容不得半点敷衍。
在严苛打磨下,新声代交出创新答卷,包括融合京剧风骨、说唱锋芒与流行律动的《龙的传人》,以变装制造惊艳反差的《看我72变》等歌曲演绎皆赢得满堂喝彩。这些舞台不仅炫技,更是对音乐理解力、表现力、协作力的综合检验。
《闪光的夏天2》剧照(节目组供图)在专业中淬炼初心,“全能”锋芒初现
《闪光的夏天2》通过高度还原行业生态的竞演模式,将新声代抛入“全能”试炼场,多轮竞演的层层加码也成为韩红“全面型歌手”培养理念的实战推演。
首轮“两两成组,自主选曲”模式,迫使新声代在迥异风格中寻求共生。这不仅是音乐碰撞,更是学习理解他人风格、调整自身表达、实现舞台共创的能力锤炼,为“全能”打下协作基础。第二轮由制作人掌舵,量身定制八首高难度歌曲,并增设“课堂考核”,未达标者需在短时间加练并补考通过后方可登台。
在这种挑战下,新声代们逐渐展现出多维能力的提升与个人成长。例如喻言在高压下历经韩红指导、反复打磨,终将古典风格的《女孩儿与四重奏》演绎得丝丝入扣,展现驾驭多元曲风的成长;黄誉博与巴邓顿珠的《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燃爆全场,印证了从被批“唱不准”到掌控舞台的综合表现力飞跃,被韩红称赞为“冠军相出来了”,实现了能力边界的拓展;李允儿与罗景文对细节的把控共同演绎耳目一新的《金风玉露》,旋律与元素完美融合创造出独一无二的音乐魅力;以及钟懿挑战涉猎较少的舞蹈表演、周震南在《壁上观》中挑战复杂唱腔与舞台张力、曾比特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音区、姚琛努力练习音准而被韩红认可为“优秀的歌舞演员”等等,均激发了新声代在表演之外的音乐想象力与创作参与感,指向“全能”的更高维度。
《闪光的夏天2》的价值,远不止于诞生几场精彩舞台或几位人气新星。它以韩红“全面型歌手”的严苛标尺为蓝图,通过顶尖资源的倾注、极限模式的锻造、多维能力的考核,为华语乐坛新生代进行了一场关于“职业素养”的深度淬火。
真正的音乐荣光,不在流量幻影之中,而在严师锻造下,新声代以汗水浇筑的全面成长里。当喻言精准掌控不同风格的舞台、当巴邓顿珠的藏腔在创作中迸发新生命、当黄誉博从失落走向舞台自信……观众看到的,是在专业熔炉中被打磨出多面锋芒的中国“新声代”。正如韩红那句“让世界听见中国的声音”所言,回归音乐的本体、立足专业标准、强调实战磨砺的《闪光的夏天2》,其底蕴正是这些经得起全方位检验、承载得起文化表达的职业化新声,值得肯定。(作者:彭侃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