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沈阳日报
□孙连宇
“很多工作中的压力都在笑声中烟消云散。”全国劳动模范、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车身车间驻留涂装总装返修段工段长安亮如此点赞喜剧电影周。
在沈阳的新文化版图上,打造中国(沈阳)喜剧电影周无疑是一件令人瞩目且意义非凡的事情。这一文化IP,为沈城市民带来了“饱和式”的欢乐体验,更为打造文化消费新地标、构建文体旅商贸生态链注入了生机活力。
值得关注的是,喜剧周的举办也为社会治理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不开心的事情,有时候,这些负面情绪可能会让我们感到疲惫和沮丧。而喜剧这种艺术形式,却有着神奇的魔力,能够帮我们化解这些“不开心”。
沈阳的喜剧基因里,本就藏着把生活棱角磨成幽默的智慧。从二人转的市井诙谐到小品的现实洞察,东北式幽默从来都不缺少直面生活的勇气。喜剧电影周,为人们搭起情绪驿站,让奔波的人们在光影中把积攒的疲惫化作捧腹后的轻松,让笑声成为城市公共产品,成为市民们可随时享用的精神“氧气”。
当城市的“笑商”觉醒,笑声成为公共产品,其效应便会从个体解压延伸至社会治理的层面。喜剧电影周,恰似一台精妙的社会情绪“减震器”,让那些淤积于心的焦虑与不满,在开怀大笑的共振中得以释放、疏导。而喜剧更深层的智慧,那种能够以四两拨千斤的力道,更是能够将生活“猛烈撞击”所产生的痛楚与困惑,转化为可被“笑纳”的集体经验。沈阳汇聚的喜剧疗愈能量,让千万人同处一方空间,为同一艺术默契共鸣,笑浪席卷之处,弥合了疏离,播种下温情。
喜剧电影周所努力构建的,正是这样一个韧性空间——以笑为盾、以笑为桥,永远葆有笑对沉浮的旷达与力量。让人们在欢乐里读懂生活,让城市在笑声中走向更生动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