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滁州市的安徽胜华波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探寻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在 “十四五” 期间的发展密码。在企业的现代化厂区内,一卷以创新驱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活力篇章正徐徐展开。
规模扩张与全球化布局双轮驱动
“从 2013 年筹建至今,我们经历了四次重大扩建,如今滁州基地总面积已达453 亩,建筑面积超28万平方米。” 安徽胜华波汽车电器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胜华波集团副总经理张伟兴介绍道。
2015年,安徽胜华波汽车电器有限公司一期项目投产,2020年二期项目竣工,2023年三期项目采用 “工业上楼” 模式提升空间利用率,2025 年四期扩建工程也已启动。持续的产能爬坡背后,是企业对市场需求的精准预判。
在企业的海外布局上,马来西亚柔佛州项目成为亮眼一笔。该项目于 2024 年 7 月开工,2025 年 6 月首条全自动产线投产,占地 120 亩的园区将成为开拓东南亚市场的桥头堡。“这不仅是产能输出,更是技术与标准的全球化落地。” 张伟兴表示,海外基地的建设标志着企业从 “产品出海” 向 “产业出海” 的跨越。
在雨刮器总成领域,胜华波已成为国内主要配套企业之一,2024年全国市场占有率达30%,与上汽、一汽等巨头建立长期合作。而在汽车座椅电机领域,企业精准切入高端市场,作为全球八大供应商之一,产品通过佛吉亚、麦格纳等体系配套通用、福特等国际品牌,全球市场份额超25%,国内新能源汽车合作覆盖率超80%。
核心技术与未来蓝图齐头并进
谈及技术“护城河”,张伟兴带领记者参观了数字化车间。“年均研发投入超营收3%,2024 年突破1亿元,累计获得200项专利。” 企业掌握的智能雨刮系统、高效电机等核心技术,使其在新能源汽车浪潮中占据先机。与合肥工业大学共建的微特电机技术研究室、与滁州技师学院合作的 “胜华波班”,则构建起 “产学研用” 一体化创新体系。
“十四五”期间,胜华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经济答卷:销售额从2021年16亿元增至 2024年超4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33.82%;税收从8786万元跃升至超2亿元,年均增速39.48%,其中滁州基地2024年税收1.87亿元,成为安徽省20家汽车产业亩均效益领跑者中唯一的滁州企业。
“目前我们已报送证监局辅导备案,正在积极筹备上市。” 张伟兴透露,登陆资本市场是企业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将借助资本力量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代表 “中国制造”拓展全球市场。
从滁州市到马来西亚,从传统零部件到智能系统解决方案,安徽胜华波的故事是“活力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生动注脚。这家企业以持续进化的姿态,书写着中国实体经济的韧性与潜力,也为“十四五”期间产业升级提供了鲜活样本。
上一篇:“迟到”的杭州SKP
下一篇:小暑至 盛夏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