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中国气象局低空经济气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第一次会议精神,7月4日,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在广州组织开展低空经济气象保障标准框架研讨。安徽、浙江、广东省气象局,成都、深圳市气象局交流了低空经济气象保障服务推进情况及标准建设思路;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介绍了前期低空经济气象保障标准体系框架编制情况。
参加研讨人员聚焦低空经济对气象服务的核心需求与关键挑战,就标准框架、优先方向、重点项目和技术路径热烈讨论。
会议认为,低空经济气象保障标准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关键性工程。构建科学、统一、适用的低空经济气象保障标准框架,需要适应标准化工作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要求,把握好发展与安全、主干与分枝、存量与增量、当前与长远、国内与国际的关系,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夯实前期工作成果,在国家标准委牵头制定的《低空经济标准体系指南》中进一步细化气象模块,体现气象职能。同时,要在国家标准体系统一框架下,区分各类标准不同功能,针对特定应用场景,完善部门标准框架,凝练成熟度高的标准项目。
中国气象局有关职能司、直属单位、部分省局和试点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参加了此次研讨。
(责任编辑:包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