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每周一展
弦上巴洛克
本周推荐
巴洛克音乐——1580—1750年的西欧音乐
MUSIC
当音符交织成精致的织锦,
旋律在起伏中流出深情与律动,
我们便走进了那个充满戏剧性与张力的时代
——巴洛克时期。
1580年至1750年,
西欧音乐迎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变革,
音乐不再满足于单纯和谐的表达,
而是追求复杂、装饰、
对比与情感的极致表现。
巴洛克音乐以其独特的风格特征,
成为西方音乐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它不仅是音乐技术的高峰,
更是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
法国弗朗索瓦·布歇画作《花园音乐会》
旋律的装饰性和动机性
德国阿尔道夫·门采尔画作《长笛音乐会》
巴洛克音乐的旋律
以高的度装饰性和动机性著称。
作曲家善于运用颤音、滑音、
倚音等装饰手法,
使旋律线条如雕刻般精致。
同时,
巴洛克音乐旋律常由一个核心动机展开,
通过模仿、变奏等方式不断变化,
形成统一而富有层次感的结构。
例如,
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
《四季》,
每一乐章都围绕一个主题动机展开,
通过丰富的装饰与变奏描绘春日的生机、
夏日的狂风等,
展现出旋律塑造形象的强大表现力。
维瓦尔第《四季》黑胶唱片封面
动感与充满张力的节奏
英籍德国作曲家亨德尔《弥赛亚》唱片封面
巴洛克音乐充满动感与张力,
常用复合节拍等手法制造戏剧效果。
节奏不再是被动的背景,
而是推动音乐前进的重要力量。
例如,亨德尔的《弥赛亚》中,
合唱部分通过节奏的变化层层推进,
最终达到情绪的高潮;
而在德国作曲家巴赫的作品中,
节奏组织严谨而富有逻辑,
达到了数学般的精确与美学上的和谐统一。
巴赫手稿
种类繁多的乐器
匈牙利布达佩斯圣史蒂芬大教堂中的管风琴
巴洛克时期的乐器种类繁多,
制作工艺完善。
键盘乐器方面,
羽管键琴和古钢琴被广泛使用,
前者音色明亮,适合演奏复调作品;
后者擅长表达细腻的情感变化。
弦乐器方面,
小提琴家族在这一时期得到极大发展,
意大利的弦乐器制作师斯特拉迪瓦里、
瓜奈利等人
制造的乐器至今仍被视为珍宝。
此外,
木管乐器如双簧管、单簧管
开始进入合奏领域;
铜管乐器则多用于强调庄严
或战争气氛的段落。
制作于1668年的巴洛克小提琴(上)
制作于1867年的现代小提琴(下)
丰富与多样的形式特点
意大利作曲家蒙特威尔第《奥菲欧》托卡塔
(一种器乐体裁)总谱第一页
巴洛克音乐在形式上具有丰富性与
多样性特点,
标志着音乐从功能性艺术
向独立艺术表达的深刻转变。
其中,
歌剧与康塔塔作为极具代表性的声乐体裁,
既彼此关联又各具特质,
共同勾勒出巴洛克音乐的多元面貌。
歌剧是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
它将音乐、诗歌、戏剧和舞蹈熔于一炉,
以咏叹调、宣叙调与合唱为核心表现手法,
使音乐成为推动戏剧发展、
塑造人物情感的关键力量。
例如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
凭借充满张力的宣叙调推进剧情,
借主角深情的咏叹调传递对爱人的眷恋,
被视为歌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康塔塔作为多乐章声乐套曲,
同样运用咏叹调与宣叙调,
但其演出形式更侧重声乐表达,
横跨宗教与世俗题材。
例如,世俗题材的代表——
德国作曲家泰勒曼的《伊诺》,
取材自奥维德神话,
通过宣叙调与咏叹调,
生动演绎伊诺母子绝境逢生的传奇,
尽显巴洛克戏剧的美学魅力。
泰勒曼肖像
本期推荐
“巴洛克音乐——1580—1750年的西欧音乐”
全景展览
“巴洛克音乐——1580—1750年的西欧音乐”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