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守护着全球半数以上儿童生命健康的国际组织,日前成功“续命”。
“通过免疫接种实现健康与繁荣”全球峰会(以下简称“峰会”)日前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在会上为未来五年(2026至2030年)筹措到了超90亿美元的资金,虽然离119亿美元的预算目标仍有一定距离,但在全球健康融资断崖式下滑的当下,已难能可贵。
疫苗接种是最具成本效益的公共卫生干预手段之一。Gavi的核心宗旨是确保发展中国家的儿童能够获得疫苗的保护,自2000年成立以来,已为全球超过10亿儿童接种了疫苗,成功预防了超过1800万例可避免的死亡,如今为全球近一半的儿童提供基础疫苗服务,成为全球健康治理不可或缺的一环。
第一财经记者日前独家专访了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首席执行官(CEO)尼什塔尔(Sania Nishtar),这是她在2024年1月就任以来,首次接受中文媒体的专访。她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中国是Gavi重要的合作伙伴,从最早接受Gavi支持到转变为如今的捐助国,Gavi希望在此基础上深化与中国的合作。
全球健康融资
针对未来五年总额超90亿美元的认捐中,英国以12.5亿英镑(约合122.3亿元人民币)的认捐额位居榜首,其次是盖茨基金会的16亿美元(约合114.7亿元人民币)。欧盟委员会捐赠3.6亿欧元,加上欧盟各成员国的捐赠,总额超20亿欧元(约合168.8亿元人民币)。
盖茨基金会是Gavi的创始方之一,盖茨基金会主席比尔·盖茨在峰会前就警告道:“由于外援的大幅削减,今年全球儿童死亡人数或将不降反增,为几十年来首次,这将是一场悲剧。”他表示,要避免这场危机,当务之急就是要确保Gavi获得全额资助。
以往美国是Gavi的重要捐助国,每年捐赠资金大约在3亿美元左右。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执政后,宣布美国退出世界卫生组织(WHO),关闭美国国际开发合作署(USAID),大幅削减对全球健康的支持。在此次峰会上,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长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通过预录视频并不意外地宣布,美国将停止资助Gavi。
对于美国“断供”的影响,尼什塔尔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Gavi运作高效,并且还精打细算,“每筹集到1美元,就有97美分直接投入到疫苗项目。因此任何预算上的消减都会影响到我们保护儿童抵御可预防疾病的能力,同时会让全球防疫网络受损,危及每一个人的安全。”基于以上利害关系,尼什塔尔表示,希望与美国政府持续沟通,真诚希望能够继续获得美国和其他合作伙伴的支持。
虽然美国退出,但在此次峰会上也涌现了不少新捐助方,尤其是刚刚从Gavi受援国名单中“毕业”的印尼,一下子华丽转身成为捐助国,在峰会上,印尼承诺将在未来5年内为Gavi提供3000万美元的资金。
印尼卫生部长布迪(Budi Gunadi Sadikin)对此表示:“Gavi通过独特的共筹资金模式,帮助受援国构建起强大自主的免疫接种体系。印尼从Gavi受援国转变为捐助国的历程,充分印证了真诚有效的伙伴关系能够创造非凡的成就。”
尼什塔尔告诉记者,“Gavi采用的并非传统慈善模式,而是赋能模式”。她进一步解释道,“当受援国经济发展、收入提升时,将逐步提高疫苗费用的承担比例,最终实现完全自主供给。”
按照Gavi的共同融资模式,即便是低收入国家,在使用Gavi资助的疫苗时,也需要为每剂出资0.2美元。随着收入的增长,承担比例将阶梯式提升,最终实现疫苗经费100%自主承担。在这一模式下,如今已有19个国家成功“毕业”,走上了自给自足的道路。
“期待与中国合作深化”
其实中国也是Gavi赋能模式的优秀毕业生,尼什塔尔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中国是这一模式的典范”。她进一步解释道,中国从最早接受Gavi的支持转变为如今的捐助国,自2016年以来累计捐款超1.2亿美元,用于疫苗项目和疫情应对,在此基础上,“我们期待与中国合作深化”。
中国与Gavi的渊源始于2002年。当年,中国与Gavi启动乙肝疫苗计划免疫项目,共同出资向西部12个省份和中部 10 个省份国家级贫困县免费提供乙肝疫苗。从2002到2009年,Gavi项目共计为2500 万名中国儿童接种了乙肝疫苗,使得合作地区新生儿第一针乙肝疫苗的接种率从64%提高至90%,有效控制380 万中国人免受乙肝病毒感染。
直到今日,中国与Gavi携手抗击乙肝的故事依然还在延续。近年,通过WHO、Gavi等平台,中国正将分级诊疗经验、疾病早筛工具以及慢乙肝治疗的中国方案等,推广至全球多个中低收入国家。
同时Gavi还助力中国成熟的疫苗产品走上国际舞台。从2013 年开始,Gavi帮助中国的疫苗企业了解WHO预认证的程序。当年,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自主研发的乙型脑炎疫苗通过WHO的预认证,成为首款得到Gavi全球招标采购的国产疫苗。截至2024年4月,中国已向中低收入国家出口乙脑疫苗超5.4亿剂。
近年来,在多个全球重点关注的疫苗可预防疾病领域,中国本土疫苗研发也取得了长足进展。例如,中国是全球第三个拥有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自主研发与生产能力和第二个具有独立自主供应高价次HPV疫苗能力的国家。2023至2024年,中国的两款HPV疫苗相继通过WHO预认证,并在Gavi支持下供应至泰国、尼加拉瓜、安哥拉、尼泊尔,助力更多发展中国家的女孩远离宫颈癌侵害。
对于全球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的戊肝病毒,目前全球唯一的重组戊肝疫苗由中国企业研制;而在猴痘疫苗、新型结核疫苗等领域,中国也有数款本土产品进入临床阶段。根据Gavi发布的6.0疫苗投资战略,戊型肝炎疫苗与结核疫苗、猴痘疫苗等5款疫苗已被一并纳入,成为未来五年优先支持的疫苗种类。
随着Gavi战略版图扩大,是否意味着中国疫苗企业未来有望获得更多合作机会?尼什塔尔对此回应称,如果获得足够的资金,Gavi将和新供应商们签订合同,建立伙伴关系,以扩大相关疫苗在全球市场上的可及性。“但前提是这些产品已取得WHO预认证并符合交付的适宜性、可负担性等关键指标。”在资金充裕的背景下,尼什塔尔还透露, Gavi希望帮助全球建立起一个针对猴痘疫苗、具有长期性的全球疫苗储备计划——类似于现在针对霍乱、埃博拉、脑膜炎和黄热病的国际疫苗应急储备。
为扩大疫苗在全球低卫生资源地区的覆盖率,Gavi近年来对疫苗运输、接种、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也表现出浓厚兴趣。“Gavi的工作分为两个阶段——在疫苗‘着陆’之前和之后。前期,Gavi通过战略市场塑造,以提高疫苗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在此之后,Gavi致力于让这些疫苗供应变得更有效,特别是在那些物流运输难以到达的地区。” 尼什塔尔说。她认为,在低资源环境中,不需要针头、冷链或专业人员的微针贴片技术,可能会改变游戏规则。
事实上,早在2020年,Gavi与帕斯适宜卫生科技组织(PATH)、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盖茨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合作制定的疫苗创新优先策略中,已将微针贴片列为全球疫苗创新优先事项。在2024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盖茨基金会公布的6个联合资助项目,微针递送疫苗的研究占据两项。“虽然尚未有相关产品获得WHO预认证,但我们正在与主要合作伙伴积极监测其发展情况。” 尼什塔尔透露。
不一样的CEO
尼什塔尔在2024年1月就任Gavi的CEO,给这一机构带来了不同的面貌。自2000年成立以来,Gavi在尼什塔尔之前有过三任CEO,他们分别来自挪威、英国和美国,均是提供捐款的援助国,而尼什塔尔不仅是首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CEO,还是首位来自Gavi受援国的CEO,以资金计算,巴基斯坦是Gavi最大的受援国之一。
尼什塔尔1963年出生于巴基斯坦西北部白沙瓦的医生家庭,在巴基斯坦完成本科教育获得内外全科医学学士后,她赴英国深造,后在伦敦国王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此后她返回巴基斯坦逐渐成长为了一名心脏病学专家。
1998年,她在首都伊斯兰堡成立一家关注卫生政策的智库,从此进入了公众领域。在2013年,她被任命为负责卫生,教育和科技的巴基斯坦联邦部长,此后他又在WHO担任领导职务。
尼什塔尔来自受援国的独特背景,对她日常决策会造成怎么样的影响?对此,尼什塔尔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我在巴基斯坦长大,亲眼目睹了疫苗可预防疾病对人类造成的伤害,有的人因为天花留下疤痕,而有的人因为脊髓灰质炎而瘫痪”。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目前人类距离消除脊髓灰质炎已进入“最后一公里”,全球仅有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仍存在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传播。而尼什塔尔出生的白沙瓦所在的开伯尔-普什图省,正是巴基斯坦境内的重点流行区域。
脊髓灰质炎主要影响5岁以下儿童,病情严重时可能瘫痪或死亡。对脊髓灰质炎尚无治愈方法,接种疫苗仍然是预防和控制该疾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尼什塔尔进一步表示,“后来我成为医生,看到这些疾病是如何压垮家庭并拖垮卫生体系的。这一系列的经历让我坚信,健康和免疫是人类的基本权利,也加深了我从事这些工作的紧迫感”。
在全球推进2030年普及健康服务目标的进程中,目前每年仍有至少200万人死于本可通过疫苗预防的疾病。全球有1570万儿童尚未接种过任何常规疫苗,在低收入国家,这一比例高达五分之一。实现全球疫苗公平,依然是任重道远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