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衢州日报
记者 郑菁菁
盛夏七月,走进衢江区云溪乡希望新村数字化食用菌共富产业园,记者看到22个现代化智慧恒温菇棚整齐排列,全自动智慧化管理系统正精准调控着温湿度、光照等参数。这里,一朵朵菌菇正破棒而出,绽放出乡村振兴的“共富之花”。
“我们在试种平菇、姬菇、鹿茸菇、鸡腿菇等多个品种,通过品种优化实现全年连续采收。”希望新村党支部书记吴小刚介绍,自去年9月首茬花菇上市以来,产业园已收获鲜菇3.2万余公斤。更令人欣喜的是,棚顶新建的光伏板即将并网发电,预计年增收30余万元。
这个由6个乡镇44个村的494户移民组成的“新村”,曾经一穷二白。2017年,刚返乡任职的吴小刚暗下决心,“一定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为此,他四处奔走,积极向上对接,硬生生带领村民蹚出一条“四业并举”的致富路——来料加工铺就家门口就业路,食用菌种植撑起“致富伞”,匠人经济唤醒传统技艺,光伏项目点亮绿色经济。
2023年,依托云溪乡党建联建机制,希望新村引进了浙江衢州南孔珍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动22个村抱团发展,合作打造数字化食用菌共富产业园。通过“国企投资+农业主体运营+村集体入股分红+村民参与”的共富模式,村集体每年能拿到60万元的分红。
除了流转土地拿租金分红,吴小刚还鼓励农户利用自家闲置的房子种菇。作为一名党员,面对村民们的疑虑,他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租用村中闲置的楼房,种上4000株菌棒。他的菌菇盈利后,不少村民自发加入了进来。目前,希望新村已经有9户农户利用闲置农房,栽培2.84万棒花菇。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真正实现了移民村“下得来、住得牢、富得起”的目标。
百姓钱袋子日渐殷实,村庄也治理得越来越好。在村里新建的党群服务中心,放着一块“浙江省民主法治村”荣誉牌匾,这是村里20年“零信访”的见证。 “这多亏了我们村里的‘连长’和‘排长’们。” 吴小刚说,这些年,村里以党员联户为抓手,让村干部当“连长”,由村里的党员和村民代表当“排长”,逐级解决问题,努力做到村里的小事不出排、大事不出村。截至目前,村庄先后荣获“全省首批红色根脉强基示范村”“省清廉村居示范村”“省善治示范村”等荣誉。
致富路上不停歇。在鲜菇销售的基础上,吴小刚积极拓展产业链条,与专业厂家合作,匠心研发花菇粉、花菇酱、花菇饺子等多元化衍生产品。他谋划建立的菌棒加工无菌车间,即将破土动工。一系列发展举措为村庄注入蓬勃生机,村民们也真切感受到日子正向着充满希望的方向大步迈进。
上一篇:微案精办中彰显司法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