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系统改革筑牢增长引擎
创始人
2025-07-05 00:15:43
0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 盛松成

  消费对推动经济增长的潜力巨大、作用关键。通过收入分配改革、服务业开放、优化增值税分配机制等多方面的举措,可以有效地释放消费活力,促进消费和投资更好地结合,推动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未来,我们应继续关注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断探索和完善相关政策,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中共中央政治局2025年4月会议进一步强调“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一政策导向标志着我国宏观政策的重大转变,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其潜力与作用愈发受到关注。

释放消费潜力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当前外贸不确定性增加、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内需在今年经济增长中将发挥更大作用。但传统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速的边际效应转弱,新投资尚在发展形成中,提振消费更有利于实现需求稳定与经济增长,并且消费还有较大的潜力有待挖掘。2024年,我国消费率仅为56.6%,显著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常态水平。我认为,可以从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两个角度来做进一步审视。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消费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提升,消费率也呈现上升趋势。我国人均GDP约为1.3万美元,与主要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追赶空间较大。

  从收入分配角度看,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入分配体系。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均GDP大致相当于主要发达国家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而发达国家在这一收入区间时,平均消费率已达73%,远高于我国目前的56%。这说明我国消费潜力释放受到了一定的制约,收入分配体系有待完善。

收入分配改革有助于释放消费活力

  目前,我国提振消费政策正在取得积极的成效,消费保持恢复态势。今年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5月当月同比增长6.4%,这与消费品以旧换新、发放消费券等举措有很大的关系。但消费持续回升的内生动力仍然偏弱,物价持续在低位运行,5月CPI同比下降0.1%,环比下降0.2%,1—5月CPI累计同比下降0.1%。如何化解“政策激励”与“居民消费意愿疲软”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认为,提高居民消费倾向是关键,完善再分配或是化解矛盾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再分配”不仅可以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还能通过影响消费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我国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占比较低,而民生领域支出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与GDP之比(60.8%)显著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70%—85%)。而且,近二十年来,我国居民部门再分配后,收入占比持续低于初次分配,这与再分配调节不适当有关,居民部门在转移支付环节中支出大于收入。中低收入群体因预防性储蓄而呈现“消费抑制”倾向。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政策措施,完善再分配,以提振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我曾多次呼吁适当调低中低收入群体税率,将年收入在10万元—35万元的个税税率降低5个百分点,税收每年减少将不超过1000亿元,对国家财政影响较小,却能为中低收入群体带来稳定且持续的增量现金流,稳定预期。这与以旧换新政策、发放消费券等中短期举措不同。

  此外,我国居民部门储蓄比例较高,若能实现部分存款向个人养老金账户转移,可在不影响居民部门当期现金流的情况下,提升个人养老金账户认缴规模,提高养老金整体替代率,进而提高人们当前的消费倾向。可考虑加大个人养老金账户税收优惠力度,提高人们的使用积极性,完善养老金融产品管理人激励机制,提升养老金产品业绩稳健性和收益率,增加与个人养老金账户相关联的服务,鼓励有关企业增加服务供给和创新。

增加优质供给,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中国在旅行、医疗等领域存在巨大的服务逆差,中高收入群体对海外高端服务需求旺盛,但国内的优质供给不足。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开放试点”。我认为,中国服务业开放,可在一定程度上借鉴过去中国制造业开放的成功经验。

  二十多年前我国入世时,制造业以中低端为主,技术、经验不足,垄断乱象普遍存在,生产效率偏低、关键技术薄弱、产业竞争力不足。彼时,鼓励制造业开放,吸引外资进入。一方面,国内市场化程度显著提升,激活了竞争机制,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知识外溢效应显现,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国内的生产效率和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2001—2019年,我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80%,带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提升2.1%。

  当前服务业也是如此。与其让有需求的居民远赴海外,不如鼓励外资来国内试点办高校、办医院,激励竞争、打破垄断定价,借鉴成熟商业模式,促进本土复制推广,推动高端服务人才培养、扩大国内就业,增加高端服务供给,释放消费潜力。但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增强优秀外企长期在华投资意愿。除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政策支持外,还可以开拓“以资引资”模式,通过股权合作、债权融资等方式与外企建立合作机制,增强利益共享。二是引导本土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引入外资的同时,关注本土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上鼓励资源整合、协同创新,引导它们融入新市场竞争,提高服务供给质量。

促进消费和投资更好结合

  需要强调的是,消费与投资并非互相排斥,而是动态地互相促进的关系,消费能带动生产、就业乃至投资。在资本积累早期,高储蓄(投资)支撑高增长,但投资过度扩张导致边际回报下降,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大症结。今年一季度,我国产能利用率为74.1%,低于正常水平(我国2006—2019年的产能利用率平均为77%)。提振消费不仅能成为短期调节总需求、拉动增长的手段,还能迭代出新生、丰富、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引导出高质效的投资。我们应该认识到,只有无效的投资,没有无效的消费。

  今年稳增长政策更侧重促消费,而提高投资效益从根本上是为了增加优质供给,两者是一致的。我国高技术投资增速远高于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尤其是高技术服务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这也是目前经济运行的一大亮点。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的好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应尽快疏通政策在落实中的堵点,因地制宜地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新优势,增加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和传统基建升级改造等领域的项目储备。

提高地方政府提振消费的积极性

  当前,地方政府在激发消费活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二季度以来,多地扩内需促消费举措进一步加码,甚至有建议提出将消费指标纳入地方政府考核。我认为,在制度安排上,未来我国可能出台一些超预期政策,以进一步增强地方政府促消费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随着消费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优化增值税分配机制应当加快提上议程。2016年我国全面推开“营改增”后,中央与地方形成增值税“五五分享”格局,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同时,1994年分税制改革确立的“属地征收”原则延续至今,增值税归属地始终是机构所在地或注册地,而非消费地。例如,北京消费者购买上海生产的汽车,增值税最终会分配到上海财政,而非北京财政。属地征收原则有助于调动地方政府扶持本土企业生产积极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地方消费活动的关注和支持。

  在优化增值税分配方面,建议考虑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消费地补偿机制,增强地方政府鼓励消费动机,使其更加积极地制定和落实促消费政策,直接拉动地方消费增长。新增税收来源还可有效补充地方财政,使地方政府拥有更为充裕的资金用于再分配,提高收入分配公平性,进一步为地方消费注入活力。鉴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推行消费地补偿机制可能导致部分地区承担较大的税收损失,因此,应进一步探讨建立相应补偿机制。例如,适当调高增值税中归属地方比例,缓解税制改革带来的冲击。

  总而言之,消费对推动经济增长的潜力巨大、作用关键。通过收入分配改革、服务业开放、优化增值税分配机制等多方面的举措,可以有效地释放消费活力,促进消费和投资更好地结合,推动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未来,我们应继续关注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断探索和完善相关政策,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金融投资报》 http://jrtzb.com.cn/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00后怎么赚钱白手起家,怎么创... 【青岛新闻网独家】文本/贝利图片,视频/张力维20岁能赚多少钱?想必大部分人在这个年纪还在无忧无虑的...
热门创业项目有哪些,热门创业行...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未来互联网领域将进一步整合大量社会资源,创造新的产业...
哈马斯就停火提案做出回应 当地时间4日晚间,消息人士表示,哈马斯已经向相关斡旋方就加沙停火提案做出积极回应,并将很快发表官方声...
手绘简易创业海报图片,创业手抄... image/99e2e4abcaab472b9829ff3297c12cc4" />
青海省学术期刊工作交流会召开 本报讯 (记者 王煜鹏) 7月4日,由省新闻出版局、省科协举办的青海省学术期刊工作交流会在中国科学院...
在机器人生产企业看“中国智造” 转自:光明日报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安徽省芜湖市汇聚300多家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
网络创业培训课程课件,创业培训... 一切复杂都源于其固有的简单:变量、因果链、增强回路、调节回路和滞后效应。将通过创建“润米咨询”的案例...
华强北的夏天:外商穿梭“一米柜... ◎记者 唐燕飞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子元器件集散地之一,“中国电子第一街”深圳华强北近期迎来不少外商...
创业团队的要素包括 创业导向的... 创业最难的是什么?有人会说融资,有人会说找资源,但根据现实来看,找人是创业者最头疼的事情。大多数公司...